第六百七十六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海珍
“他們說:若是這打仗,死了也就死了還有撫恤,可若是傷了,殘了,女兒嫁過去,不就是一輩子遭了殃?故此退了婚。”
“他們沒有錯,朕也不怪他們為了自己女兒如此選擇,朕只能多給京營軍卒們一些銀錢,讓他們有資財新討個婆娘。”
“于少保提醒的是,朕記下了。”
朱祁鈺說的很嚴肅,也很認真,這些悔婚的父親們、未婚妻們,朱祁鈺也不怪他們的無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是朱祁鈺對大明風雨飄搖之際,仍然選擇聽從朝廷調令,沒有逃亡的軍士們,選擇了物質上的補償。
只談犧牲,不談物質回報?
朱祁鈺是大明皇帝,又不是周扒皮。
于謙眨著眼看著面前的皇帝,這就是他效忠的皇帝,雖然軍事指揮沒什么天分,真的很菜,在兵推棋盤上很少贏,可是陛下始終心系普通百姓和軍士。
于謙并不清楚在京師之戰之前,備操軍和備倭軍里面出現了這種大規模悔婚事,但是陛下不僅知道,而且還記在心里,不僅記在心里,陛下還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陛下英明。”于謙恭恭敬敬的俯首說道。
朱祁鈺滿心滿念都在千里鏡上,他在看倭船跟沒頭蒼蠅一樣在海上亂竄,并沒有注意到于謙說這話的鄭重。
可是隨行的官員們,都聽到了于謙和陛下的奏對,心中思緒翻飛,京營和緹騎的忠誠不是沒由來的,陛下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陛下記得就是記得,做了就是做了。
“打起來了!打起來了!”朱祁鈺頗為興奮,大聲的說道:“于少保,興安,你們也都看看,倭寇和海盜們為了奪路而逃,窩里訌了!”
包圍也要講包圍法,任何的包圍網都是圍三缺一,不要把狗逼到墻角打也是一個道理。
窮寇莫追,哀兵必勝。
這幫賊寇看著如同小山一樣的大船,每次轟鳴就灑下百余顆的鉛彈,心中忐忑無比,若是全包圍,毫無生機,那賊寇就只能齊心協力,一窩蜂的找個薄弱點沖出去。
但若是圍三缺一,留下一個逃生的口子,這些賊寇就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了浮萍一樣,奮不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