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
胡濙左右看了看拿出了一張紙,在上面畫了幾個圈說道:“陛下,這是人,這是戶,這是宗族,這是天下。”
“一戶五口,人構成了戶,每一戶都是天下的最基本的,歷朝歷代無不是編戶齊民。”
“一戶一戶聚集起來,為宗族,宗族與宗族構成了天下。”
胡濙的話不難理解,翻譯翻譯就是個人與組織的關系。
個人并非社會的基本元素,戶或者說家庭才是,一戶戶的家庭構成了宗族。
宗族是一種組織,科層制的官僚也是組織,一個個的工坊、學院、也是組織。
那么組織內有關系,組織內存在契約、雇用、租賃的關系,組織和組織之間也存在關系,合作聯(lián)盟、對立競爭、難舍難分的關系。
正如沒有人可以離開別人的勞動一樣,組織和組織之間,也是嵌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任何的組織可以離開其他組織。
胡濙雖然只畫了幾個圓,里面寫了幾個字,人、戶、宗族、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胡濙頗為興奮的說道:“修身是人,齊家是戶,治國是宗族。”
“《禮記》曰: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國,字本義是邦國,封邑。
最外面有「囗」,表示土地范圍和守備,因為國內,有保衛(wèi)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所以,胡濙將國解釋為宗族是毫無問題的。
在禮記講究修身齊家,齊家國治,國治天下平。
這明確表明了一種社會的遞進、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胡濙繼續(xù)說道:“羅馬法中強調父權,最終就是強調宗族法大于律法,他們的家長權,凌駕在了律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