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
剛開始的時候,趙玫說宣府會攻破,因為繳獲頗多,京師有播遷之禍。
作為戍邊四十余年的大將,楊洪有這個信心。
他已經有些相信了,因為董山和李滿柱正在擾邊,大明要是對建奴掃庭犁穴,范廣的這個課題很有意義。
但是范廣的意思很明顯,非五十萬大軍征戰,而不可剿滅。
因為他們將海西、野人、建州女直全都納入了自己的麾下,甚至包括了部分的蒙古人后裔,科爾沁等部。
代表著大軍進剿,他們就會推出關外,大軍退,則再破撫順。
當羅通拿著自己的課業本,說到了大明因為種種顧慮南遷應天府,這事兒真的差點就發生了。
“言南遷者斬,已經沒有了嗎?”楊洪低聲問道。
羅通非常言簡意賅的說道:“我們假設,當時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南遷應天府,我們有理由懷疑,至南京城后,立刻就會陷入黨爭之禍。”
羅通的語氣是極其沉重的,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彼時,瓦剌必挾持稽王尊為偽帝,天下舊臣惶惶不安,一個大明,兩個朝堂,三個聲音。”
“介時,淮河秦嶺以南,皆淪為焦土,兩京兩帝,兩道詔書,天下思動。”
“以太祖高皇帝之神武,自起兵至正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四年,方平定天下。”
羅通的課業本很長很長,大約分為了幾個階段,除了最開始的南遷,再到后面的拔掉幾個軍事重鎮,羅通的課業還講的有些頭緒。
大明是如何定鼎江山的?
在劉福通之前,紅巾軍甚至可以追溯到前宋時候!
對于一個在延慶衛,在居庸關攔住了敵人的進攻,甚至有定勝之功的羅通來說,那是一個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結果!
而且他無論怎么算,都算不出大明有成功北伐的可能!
但偏安一隅,北伐僅僅是個軍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