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
故步自封、安于現狀,抱著祖宗之法,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著所有的域外文化,皆以蠻夷二字論之,是自取滅亡之道。
一個文明的生命力,來源于它的海納百川。
好人兀魯伯超越了時代,制作出了六分儀,計算出了地軸傾角,測算了精準的歲差,在三角函數和球面幾何有著杰出的貢獻。
瓦剌西進,攻破了撒馬爾罕,好人兀魯伯的所有收獲,都送到了大明。
這些東西,大明要還是不是不要?!
答案是肯定的。
此時的大明,并沒有失去進取心和包容心。
洪武十五年,太祖高皇帝,曾經在奉天門召見大學士吳伯宗和翰林李腫,命令翻譯西域天文書。
而后吳伯宗組織了欽天監靈臺郎海達爾·阿答兀丁,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人,在南京右順門開局,共同翻譯西域天文陰陽歷象,次第譯之。
最終得土盤歷法,推算天時,制萬年歷,核準《大統歷》。
當然祖宗之法,可謂是一大政斗殺器,但凡是不符合利益訴求,就以祖宗之法駁斥之,歷代并不罕見。
祖宗之法解釋權,現在在陛下手中,這是胡濙主動交上去的。
所以,群臣們玩祖宗之法,就得先玩得過胡濙。
尼古勞茲略微有些顫抖的說道:“胡尚書,我有一個疑問,還請胡尚書知道答案,務必告訴我,我已經被困惑了三十余年。”
“請講。”胡濙點頭,示意尼古勞茲問,若是知道答案,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然不能說的他自然不會說。
尼古勞茲已經見識到了大明的繁華,而且這種繁華,在有生之年,并不會結束,這種鼎盛,會持續多久十年?二十年?還是兩百年才會消失?
他鄭重的問道:“為什么中國可以到今天如此的強盛,國家疆域及其廣大,人民眾多,人民安居樂業,法度嚴明,似乎從未斷絕過,我很疑惑。”
胡濙放下了茶盞,忽然伸手,拿過了尼古勞茲的茶杯,笑著說道:“我的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