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退敵良策
“孤的想法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落到一個民身上,不知道于老師父以為如何?”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低聲說道。
這庶出子的朱祁鈺,居然能有這番見識。
“那于老師父,說一說這應對之策吧。”朱祁鈺稍微松了口氣,果然喊出君為輕,社稷為重的于謙,和自己的思路上是一致的。
“但這僅是西路軍,如果連中路軍脫脫不花,東路軍孛羅都算上,瓦剌人最少有六萬精騎,十五萬步戰。盈二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朱祁鈺轉過頭看著堪輿圖,瓦剌人三路并進攻打大明。
東路軍推進不力,已經和也先西路軍會合一處。
“京師圍七十二里,城高三丈三有余,臣前幾日查點了武庫守城之物,守城綽綽有余,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朱祁鈺點了點頭,然后他有些疑惑的說道:“瓦剌人二十萬大軍直撲京師,可我大明僅有二萬京營。”
被朱祁鎮帶到土木堡,葬送在了瓦剌人手中。
“應該調集南北直隸與河南等地的備操軍、沿海的備倭軍進京,人數約有二十余萬人,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守住京城,還能擊退瓦剌!”
朱祁鈺十分確定的是,于謙不僅僅是打算擊退也先,而且他最主要的打算是恢復京營的戰斗力。
于謙的以備不患,絕對不僅僅是瓦剌部,甚至還包括了大明內部。
朱祁鈺用力的眨了眨眼,他強忍著內心的驚駭,接過了于謙遞過來的武備志,里面是南京武庫的儲備。
這就是大明朝的實力嗎?
“北京武庫臣剛去過點驗,南京武庫這126萬件,在十月初,即可到京,絕不遲滯。”
“召集備操軍、運軍械至京,這都是應有之意,之前于老師父所言,京中缺糧,糧價飛漲,一石就四兩?”他問了一個核心的問題。
這沒糧食,再堅固的城池、再多的兵力、再強大的武備,都會是甕中之鱉,最后的結果還是戰敗。
“通州有糧。”于謙立刻說道:“通州有八百多萬石糧食,雖有些陳糧,但足以京中食用一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