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
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如此。
倭國有銀礦,而且很多,孔府已經在石見安營扎寨,那群孔府余孽,依舊在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大明的海商對倭國的銀礦垂涎欲滴,金濂臨終的時候,都對錢荒,念念不忘。
大明不是沒有開拓性,是大明已經拿到了能夠穩定統治的絕大部分的區域,而且一些不能穩定統治的地區,也是先占下來,現在受限于條件不能穩定統治,但是不代表日后不可以。
比如在唐宋元時,無法有效通知的川藏、貴州苗疆等地,現在也在一步步的改土歸流。
川藏的兩條驛路也是證明。
當年洪武年間,修了甘藏驛路,永樂五年,開始修雅州烏斯藏驛路,兩條驛路設置了二十六個大型水馬驛,將近七十多個小的驛站。
朱祁鈺讓彭遂帶在船上,埋在各種島嶼上的石碑,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明不是失去了開拓性,甚至為了開拓和穩定統治,即便是神武如明太祖高皇帝,也受了許多的委屈。。
洪武年間,南北分裂嚴重到了南北榜大案,北宋末年丟失掉了絕大多數的北方土地,自此以后南北割裂就成了這片土地上的常態。
朱元璋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忽必烈是草原真人,也是基于政治需要,也是基于領土需求。
朱祁鈺并不認為埃萊娜的話是對的,只能說擴無可擴,大明已經把手腳伸到了能夠穩定統治的邊緣。
“其實應該讓胡尚書和尼古勞茲多嘮嘮嗑,看看羅馬的殖民地模式,大明有沒有借鑒的地方。”朱祁鈺看著興安說道。
世界的發展格局,大抵就是羅馬的殖民地模式,和中原王朝這種,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占一地一城就是一地一城實實在在的領土。
興安笑著說道:“陛下,胡尚書整日里和尼古勞茲辯經,這些事似乎討論過了。”
“只是胡尚書對這種敲骨吸髓的統治手段,相當的不屑,常與人言:其道短視,無長治,更無久安。”
朱祁鈺靠在藤椅上有些奇怪的說道:“其道短視,無長治更無久安,胡尚書,可真是一語中的啊。”
胡濙真的是禮法大師,這短短的幾個字,道盡了羅馬模式發展的局限性。
這個道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對殖民地的人民進行慘無人道的統治和朘剝,最后爆發激烈的殖民地和宗主國之間的矛盾,不能長久治理,更不能長久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