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
興安知道手中的這份圣旨的分量,陛下在京師搞了這么多的新政,可是從未向天下推行。
并不是不能,而是陛下睿哲天成,英明天授,深知這新政,不是一蹴而就,更非一旦一夕之間可以完成。
和群臣們不同,興安知道陛下身后沒有高人,他將陛下的所有決定理解為了睿哲天成,英明天授,就是天生干這個事兒的。
草率推行,只會是黨禍盈朝,最終慘淡收場,且不見那范文正范仲淹的青苗法,最后都變了青稻錢一般的高利貸,為禍鄉里?
朱祁鈺面色平靜的看著朝臣們的臉色。
縱觀古今新政,全都是以軍隊為壓艙石,方能推行。
商鞅變法的第一條就是獎耕戰,獎勵耕種的同時獎勵作戰勇武;
范仲淹變法,是范仲淹與韓琦共任陜西經略,安定邊患,隨后入朝做了樞密副使,以《答手詔條陳十事》開啟了慶歷新政。
樞密院的職能和大明的五軍都督府等同,都是最高軍事機構。
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更是打出了縱觀北南兩宋三百年的唯一一次開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獲全勝的戰例,熙河開邊,拓地兩千余里,三次開邊,撫羌族三十萬帳。
當時西夏、遼國還以為那個武德充沛的中原王朝,又回來了!
次年,王安石就被罷相,啟用,再罷相,最后,在神宗崩后,高太后臨朝稱制的元祐年間,所有的新法政令皆被罷黜。
張居正在萬歷元年三月,甲申日,對九歲的萬歷皇帝進講帝鑒圖說:「漢文帝勞軍細柳事,因奏曰:古人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今承平日久,武備廢弛,將官受制文吏不啻奴隸。」
「夫平日既不能養其鋒銳之氣,臨敵何以責其有折沖之勇?自今望皇上留意武備將官,忠勇可用者,稍假權柄,使得以展布庶幾,臨敵號令,嚴整士卒用命。」
張居正以漢文帝勞軍細柳營為由,說將官的地位如同奴隸一般,必須要提高忠勇可用的武人地位,授予權柄。
從一開始,張居正的所有新法改革的核心,就是把軍隊當做壓艙石。
張居正跟誰的關系最好?抗倭名將、鎮虜大將戚繼光。
張居正在未做首輔的時候,就力主把戚繼光從南方調往薊門,作為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