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
“寫明白了,如果農莊法,真的是亡國之策,朕就收回成命。”
空喊口號,那絕對不可以。
讓人說話,天塌不了。而且這里面有多少人是被裹挾的?
大明皇帝朱祁鈺,非常開明。
金濂和于謙在朝議農莊法之前,彼此通過氣兒了,自然沒有不領命的道理。
朱祁鈺壓根不給他開火的機會,點頭說道:“歸班吧,寧陽侯還要在福建呆很久,暫且是回不來的,要彈劾,也等寧陽侯回京之后,再彈劾。”
兵科給事中還想說話,最終還是歸班,御史、給事中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居然講道理,也講不過大明皇帝。
當然奉天殿外的五十名大漢將軍們的繡春刀,陛下的道理,實在是太過于鋒利了。
盧忠很少在朝堂上說話,等到朝臣們都閉嘴了。
磔刑,就是凌遲,對于膽敢行刺陛下的人,就要用天底下最嚴厲的刑罰去震懾。
抓捕劉玉、抓捕韓陵一干人等,居然這么快就可以增補結案了,辦案的效率,實在快得嚇人。
于謙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為盧指揮講的有理,不磔不足以服眾。”
可惜了,韓政一干人等,早就叛逃到了也先那邊,這要執法,還得先把瓦剌給滅了。
行刺皇帝,還被抓了個正著,這種事別說求情了,陛下說咋辦,那就咋辦。
朱祁鈺等了片刻,沒有等到人反對,終于是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磔了吧。”
《大明律》顯然是一個適合當下時代的法律,如此重刑,其實也是在這個消息閉塞的時代里,最好的警告手段了。
既然沒人求情,那就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