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
阿史那合霍,是王復最忠誠的擁躉,甚至比最早投靠王復的烏茲人更加忠誠,而且阿史那合霍的女兒還嫁給了王復,生下了王永貞。
此時阿史那合霍來到康宮,來見王復,表明了王復在康國的所有支持者,都產生了動搖。
也先真的在盡力的勸解王復,康國和大明比不了,康國沒有那個條件,大明可以搞集體所有制的農莊法,但是康國完全沒有那個民意基礎,更沒有那個基層建設。
“特勤請進,事情并非簡單如此,我們進去,慢慢細說。”王復請阿史那合霍進康宮詳談,在門前不是說話的地方。
這件事的確難辦,但是難辦就不辦了嗎?
“如果康國公需要土地,我可以把處月部的所有土地拿出來,獻給康國公,但康國公要做更多,我就無能為力了。”阿史那合霍坐定之后,開門見山的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阿史那合霍不是要背叛,他是真的做不了更多。
阿史那合霍已經用最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康國這片土地,來來回回多少年了?
粟特人、希臘人、波斯人、匈奴人、花拉子模人、突厥人、蒙古人、烏茲人、瓦剌人等等前前后后,都占領過這里,千余年的時間,城頭王旗變幻,但是城外的土地,各有所主。
康國公突然要拿走他們所有的封地,那就是與所有人為敵,到了那個時候,阿史那合霍能做什么?他什么都做不了。
王復頗為誠懇的說道:“我可以保證你們的利益不受分毫的損害,甚至比以往更多,這些封地的產出,仍然作為你們的食邑,享受數百家直到萬家以上的食邑,衣食其租稅,還不用費心費力的去管理。”
世襲制的食邑,將以征斂封邑內民戶賦稅,其數量按民產計算,撥付給康國地面上大大小小的軍頭們,而后將他們在封地上的權力,完全收回。
這是王復給出的政治余地,這是第一次磋商,他給出了條件,如果這些大大小小的臺吉、特勤、鄂拓克、哈乃菲們仍然不同意,王復會給出第二次條件,只不過條件會更加苛刻。
沒有第三次。
王復會讓他們見識到什么叫做大明來的讀書人。
“如果這樣的話,那還好些。”阿史那合霍只知道王復要收回他們世代相傳的封地,并不清楚還有食邑一說。
當你說掀開房頂時候,所有人都反對,當你說其實要開窗戶的時候,就變的容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