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大明的朝臣其實很想告訴陛下乃是萬金圣體,豈可輕動,再引經據典一番,對陛下進行勸諫,讓陛下老實的待在京師之內,做那種垂拱而治的圣天子。
這歷史教訓,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網廟十哲,‘有為圣君’隋煬帝下江南,一去不復返。
被人吊死了,臨終連個體面都沒留下。
大業九年,因為隋煬帝在之前的九年時間里累計征調了近一千萬次的民夫和軍役,對大運河各段進行修筑,對榆林長城進行修筑,激活了農民起義的巨型任務。
從大業九年起到大業十二年,大隋內外交困、戰火四起的局面已經逐漸減緩,而隋煬帝在大業十二年,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恐懼,從洛陽前往了江南。
隋煬帝此舉,就此拉開了《隋唐英雄傳》的序幕。
次年,李密就率領瓦崗寨進攻東都,次年五月,唐國公李淵從晉陽起兵,十一月便攻破了長安,擁立了新帝。
如果隋煬帝不下江南,瓦崗寨不敢進攻東都,唐國公不敢造反,大隋的命運可能還有轉機。
隋煬帝去了江南,死在了江南。
皇帝,在帝制之下是神圣的,是威嚴的,是天命所歸的。
但是朝臣們看了看胡濙,再聯想到從永樂六年起,就多次親征,很少在京師的明太宗文皇帝,大家都選擇了閉嘴。
在禮法這塊,辯不過胡濙,索性不給自己找不痛快的好。
而且陛下南下,并非去游山玩水去了,是真的有急務必須陛下親臨才能夠解決。
所以朝臣們選擇了閉嘴。
朱祁鈺左右看了半天,見無人多說,便繼續說道:“朕此番南巡,皇太后、崇王、稽王都會伴駕隨行,眾卿可有什么要說的嗎?”
群臣打了個激靈,胡濙站出來俯首說道:“臣以為此舉甚善,陛下英明。”
會昌伯府孫忠因為謀反,十惡不赦的首惡之罪,被滿門抄斬,當然會昌伯府孫忠本人到底想不想造反,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