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
“陛下臣是不是說錯話了啊,臣愚鈍。”李賓言愣愣的問道。
大明急需要銀幣發行來滿足商貿的需要,但是大明無法提供充足的貨幣來滿足需求,原因是兵仗局銀匠不夠無法擴產,那提出的讓勢要之家參與進來,難道不是解決方案嗎?
朱祁鈺愣了許久,看著李賓言,眨了眨眼,李賓言不是蠢人,他只是依靠過往的慣例在說這件事的解決辦法。
朱祁鈺也沒有說話,只是翻動著自己的會議記錄本,梳理著自己想說的內容。
陛下上次開鹽鐵會議的時候,已經明確表示了,大明朝廷、皇帝的權柄,不會與私鹽窩主分享,就連借債的權力,都不肯讓。
陛下怎么可能和勢要之家分享?
“啊?”李賓言眉頭緊鎖,嚇了一跳,這好好的為什么要出京做官呢?
王文感慨的說道:“某也是為你好,省的哪天說錯話了,招致災禍。”
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說,禍從口出。
“說得好,說的差,都可以說,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朱祁鈺繼續說道:“李御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
李賓言點了點頭,既然太倉可以拿一成火耗、兵仗局可以拿一成火耗,陛下內承運庫拿一成火耗,那為什么不可以把太倉的一成火耗給勢要之家?
朱祁鈺認真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解釋道:“漢書言:農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
“百姓在田野里,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既要交谷租,又要交藁稅,還要滿足鄉部私求,滿足不了,就只能棄本逐末,耕田荒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個問法,比如磨坊,面粉要比麥子昂貴,那面粉的價格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
“藁稅又是什么呢?是土地作物的利潤,是面粉的利潤。”
“剝盤勞動報酬,百姓們耕種卻絲毫無所獲,自然就沒有人會種地了,耕者不能半,只是一個結果。”
這也是朱祁鈺的三成火耗分配的原則,朱祁鈺拿的是利潤,兵仗局拿的是勞動報酬,而太倉拿的是谷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