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
朱祁鈺不反對潤出去的海外僑民們,帶著大明的百姓去海外發財,甚至舞動著手中的鞭子,增加棉花、油棕、椰子、大豆等經濟作物的產量。
可是應該怎么保證,大明的百姓,不是被忽悠過去噶腰子、不是被忽悠過去挨打、不是被忽悠過去當海盜呢?
朱祁鈺從來不奢求勢要豪右的道德,因為他作為大明最大的勢要豪右,從來就沒有道德。
要知道為了資本的增殖,這幫勢要豪右,可是連絞死自己的繩索都可以販賣。
這是個新興的行當,在沒有完全立下普遍遵守的規矩之前,朱祁鈺不會開這個口子。
朱祁鈺靠在椅背上,對著于謙說道:“合則兩利,斗則兩傷,朕原則上同意這個行當,甚至鼓勵他們講故事為開海增加一些故事和向往。”
“但是讓什么人去當打手,不知道于少保有什么主意嗎?”
于謙稍加思忖,笑了起來說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陛下心里,不是有答案了嗎?這些人的確是最合適的。”
“哦?興安,取筆墨紙硯來,于少保,把這答案寫下來,看看一樣不一樣。”朱祁鈺拿起了筆墨紙硯,寫下了自己心里的那個答案。
于謙也寫下了自己的答案,打開一看,兩個人不由的笑了起來。
兩個人的答案不能說毫無關聯,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地痞無賴,游墜之民。】
在默契這方面,朱祁鈺和于謙總是非常的合拍,雖然一個大缺大德,一個大仁大義,但是在維護大明利益上面,君臣高度一致。
選擇誰前往就至關重要,朱祁鈺和于謙,不由自主的將目光看向了大明最富有活力的社會群體。
大明朝實行農莊法后找到了無數的懶漢地痞,而某些懶漢進入軍伍改造之后,仍就冥頑不靈,而地痞則是和掃黑除惡抓到的一大批罪犯關在一起。
在這些罪犯之中,絕大多數都罪不至死,但是他們品行低劣,屢教不改,聚集在一起,反而是帶來了極大的管理難度和成本。
如此數量的罪犯,大明朝也需要一個缺口去安置,即便是把他們流放到了雞籠島,朱祁鈺也是很難安心。
蘇慈宗給出的答案是古拉格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