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
這個名叫瓦寨的村落,之前于謙就來過,甚至有年長者認出了于謙來!
那名年長的人,走到了于謙的身邊,愣愣的問道:“你是前些年來我們這的巡撫,于謙于青天嗎?”
于謙想要把面罩摘下,但是想到了皇帝的叮囑,最后還是沒有摘下來,皇命不可違。
于謙巡撫二十四年,是一個很擅長和百姓打交道的人,再說了,大明禁止私自跪拜禮和稽首禮,那是對陛下才能行的禮節。
雖然大明的官場上,稽首禮和跪拜禮極為普遍,皇帝也屢次申斥,但是效果甚微。
“老倌,我有點事想問你。”
他深入基層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放糧之后,惡霸搶糧是第一大事,他要將這群人揪出來。
軍隊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成熟的地方,雖然他看石亨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是他也承認,石亨帶出來的兵,至少遵守軍令,不強取豪奪,不殺人越貨。
“有的有的。”老倌詳細的將村寨里的兩個惡霸的情況,告訴了于謙,于謙示意隨行的勇字營校尉,前去尋訪拿人。
“都跑了,瓦剌人,來之前就跑了。”老倌的臉色反而露出了輕松的神情,似乎是這些個縉紳,比瓦剌人更可怕。
這種集體耕作再分配,陛下拿一成半,其他人再分的方式,極其新穎,但老倌還是非常的疑惑。
于謙再次解釋了一番和索道:“這不就落到了農莊的頭上嗎?陛下說不得私刑、肉刑。”
“老倌你覺得咋樣?”
“每年縣里會來人勘定啊,村里開的荒地,自然歸農莊。”于謙立刻說道,這都是在之前和陛下商議了很久的事。
于謙立刻明白了老倌所說何意。
瞞報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魚鱗冊涉及到了稅賦二字,瞞著自然是卡吃拿要,百姓該交的一分不少,那自然和縣衙沆瀣一氣的縉紳們就可以少交了。
他比老倌卻是知道的更多一些,不過他沒有反駁,老人家總喜歡說教人,這樣的溝通方式,更容易聽到真話。
尤其是大明在土木堡新敗,這賊匪陡然增多,楊洪和郭登在宣府大同四處梳理,但賊匪橫行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