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妥的是,這些人畢竟不是專業人士,鋪成后跟坑坑洼洼,沒有一處是平整的。 而且,大家也缺少協作意識和公德心,各自只管自己門前的,哪里會管別人? 曾經一度出現,這邊鋪子門口高,那邊鋪子門口低,中間是水泥路,兩邊依然是土路,馬車的車輪想過去,都得靠人在后面推。 甚至有的地方馬車過去直接傾斜,不注意就得翻車。 不管是做生意的商家,還是本地的居民,都不堪其苦。 大家終究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一起制定高度,一起修路,反正現在施工工地的水泥沒人管,成車成車的拉就是了。 眾人齊心協力,還是修成了如今這坑坑洼洼的樣子。 不過,卻依然發揮了效用。 哪怕是下雨,依然可以掛驢車或者馬車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