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茜茜,別叫曹叔叔,叫我老師吧
曹軒的要求張大胡子沒有馬上做主,打了電話,不久后兩個中年男女趕到。
陳金非和華娛第一媽劉小麗。
后者在華娛文的的出場次數(shù),堪比許多一線女星,嗯,肉文出現(xiàn)的也不少。
在很多天仙粉眼中,劉天仙被他媽坑的夠慘,明明開局天胡,卻一把好牌打的稀巴爛,從當年的第一小花,后世甚至淪落到和男星搶紅毯的地步。
不過在曹軒看來,劉小麗確實不聰明,但也要結(jié)合環(huán)境來看。
劉天仙彼時已經(jīng)成為內(nèi)地電視劇的頂流,想往上走,肯定是轉(zhuǎn)戰(zhàn)電影或者奔向國際。
只不過,電影方面在華誼和港圈之間押錯了寶。
出日文專輯想走全能藝人路線,卻趕上實體唱片市場崩潰,而且低估了闖蕩歌壇的難度。
時也運也命也。
毫無疑問,劉小麗選錯了答案,但是從當時的環(huán)境來講,是有可以能理解,畢竟當時內(nèi)地所有的女星都奔著和港圈合作。
劉天仙想上位,除了華誼(京圈)就是港圈,四旦雙兵一多半都是靠這兩家在電影方面起的家。
華誼當時麾下有周公子和雙兵,其他內(nèi)地小花也有不少,即便劉天仙人氣高,從她們手里搶資源難度很大。
而港圈可選的范圍更大,派系更多,也更符合劉小麗為女兒所制定的“國際路線”。
所以,劉小麗思路是沒錯的,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劉天仙的電影路那么不順,拍一部撲一部。
而且趕上港圈沒落,后來又搭上韓國,來中韓合拍,也不理想,等到內(nèi)地資本崛起,再想回來,盤子都被大花們和大蜜蜜、趙小刀等后面崛起的小花占的差不多了。
一步錯,步步錯,選錯路很容易,想回頭就難了。
劉小麗本質(zhì)上還是為女兒著想的,但是架不住現(xiàn)實和時運的殘酷。
說她“蠢”也不算過,但多少有點事后諸葛亮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