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截胡
改革開放之初的魔都,發展的速度并不算快。
畢竟,這里是國家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也怕步子太快扯著蛋,反而影響了生育能力。
所以,八十年代的魔都是安靜的,安全的,安詳的,物質條件并不算極大豐富,也并不能讓人眼花繚亂,這算是一個知足而親近的年代。
只要不跟這里的老阿婆們交流,一切都是美好的。
魔都的阿婆,特指40歲或者35歲以上的婦女,從80年代一直持續到2020年,性格特征繼承的特別完美。
沈光林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跟阿婆們當然沒有交集,他覺得自己喜歡這樣的城市。
閑暇的時候,站在自己的樓上俯瞰南京路,一眼就可以看到尖頂的和平飯店,一眼就可以看到奔騰的黃浦江河,而他回到家里就有兩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和一個乖巧可愛的一個孩子,這種生活真好,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然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煩惱,總是伴隨著整個人生的,雖然不是無孔不入,但卻是無處不在的。
這不,沈光林剛過了幾天清閑的好日子,又有煩心事找上他了。
在外界,沈教授就是華夏科研界的一座高山,是大家科研旅途中的一座燈塔。
但是,大家身為科研工作者,想要爬山的勇氣其實并不缺乏。
華夏向來就有這樣一種氣質,我們自己人沒有取得突破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覺得:這件事已經超出我們能力范圍之外了,恐怕我們是做不到的。
而一旦有華夏人做到了第一件事,他們跟進的速度是極快的,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抱團取得突破。
比如,當年的屠先生,率先發明了低溫萃取技術,從而發現了青蒿素。
然而,一大批的科研工作者扎堆涌現進來,他們的進展更快,搶奪成果的能力也更強,如果不是屠先生保存了當年的實驗記錄,恐怕這項成果就跟他沒什么關系了。
所以,有人總結了,我們可能創新能力不太足,但我們模仿能力足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