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農莊法
他要的是結果。
提高官員薪俸由吏部操辦,征兵事由兵部負責。
關寧主抓的就是推行農莊法事。
最早農莊法的構想其實是李福提出來的。
他效仿自己在南方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上農的土地都收到了官府手中。
這些土地成了公田,李福便把這些公田租給了老百姓,也就是老百姓成了官府的佃農。
不過田租要比地主收的要低,得到的收益也高。
官府不會剝削佃農。
可李福發現老百姓對這種方式較為排斥,從事農耕的意愿并不強烈,也就是說積極性不高。
他又更改了模式。
以簽訂協議的方式,把土地承包給了農戶。
在承包期間,你享有這些田畝的耕種權,官府只會收固定的份額糧食,超出的部分都由自己所得。
產出的糧食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
毫無疑問,這大大提高了農民從事農耕的積極性,他們付出的多,收獲的也多。
在實行之初,分包出去的田畝都得到了豐收,而官府也得到了固定穩定的稅收。
這讓李福見得其利,便加以推廣,并繼續改進。
他把很多的田畝都集中起來,統分包,讓原本沒有地的農民也有地耕種。
單戶不行就多戶承包。
總之是按勞分配。
付出的多,收獲的就多。
在這種方式之下,農戶們積極性大大提高,且干勁也是相當的足。
為了提高產量,集體農耕,集體勞作,還起興修水利。
這就像是個農莊,因而被稱為農莊法!
后來,李福又在現有基礎上進步完善。
他雇傭大批種莊稼的老農好手,專門傳授農耕技術,還實行統耕種,在關寧看來,李福已經達到了科學種植的程度。
他把種地的每個流程細化,開墾,耕種,澆水,施肥……
古代并沒有化學肥料,只能用人或動物的糞便。
他還安排了專人研究,怎么能把糞便發揮出最大效用。
什么時候施肥,該施多少。
都有細致的研究,有了成果以后再編寫成冊,教授給農民。
個統領幾萬人的將軍,卻在種地道上做的如此精細。
聽之實難想像。
可這卻是真的,也是關寧底氣所在。
李福的成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關寧認可這種制度,并結合自己的見識經驗,又進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