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幸福的煩惱
即便到了2035年,西方媒體突然集體有什么大動靜,還是能吸引許多華夏媒體關注并轉載的,即便這些動靜已經不太能引起太多華夏人的注意,尤其是高科技領域。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以前大家的電子產品主要都是西方的技術。不管是CPU,還是顯卡,又或者系統(tǒng)跟手機,英特爾、高通、IBM、蘋果這些科技頭部企業(yè)每一點風吹草動,都能直接影響市場,甚至是直接影響許多消費者潛在的審美。
但現(xiàn)在終究是不一樣了。
從湍流算法設備開始席卷世界開始,這十多年里不管是品牌還是具體技術,都已經給華夏本土制造貼上了高端的標簽。尤其是這些年科技中心本就又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趨勢,現(xiàn)在華夏京城郊區(qū)某個基礎研究中心所在地已經開始被外界成為華夏超級硅谷,足以說明一切。
更別提現(xiàn)在的華夏年輕人用的是三維硅通體結構的寧芯,目前完全掌握這種芯片制造技術的廠家大都是華夏的廠家,主要生產布局點目前也在華夏,近期到是也有向周邊國家遷移的趨勢,但工藝的主要研發(fā)基地卻全都是在境內。
至于現(xiàn)在世界流行的三維顯示器,雖然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建生產基地,但從建設到形成產量,畢竟也需要一段時間。而且推進的研發(fā)團隊也在華夏。
再加上現(xiàn)在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在華夏。
以寧風軟件為代表的優(yōu)秀軟件提供商,已經將華夏的各類智能軟件推向了全世界。包括但不限于游戲內使用的各類智能NPC算法,還有能代替機主聊天、交友的各類社交軟件,以及通過自行匹配,督促年輕人線下交友的智能型軟件,以及跟各類工作緊密相關的各類智能型軟件,基本上都出自于華夏軟件供應商……
這也直接導致現(xiàn)在真沒幾個華夏年輕人還會去關心國外科技公司的動靜了。
但作為一個依然擁有著十三多億人口的大國,依然覺得西方世界要比華夏更好的奇葩依然有的。尤其是當這個群體越來越小眾化后,這些人到是越來越團結。在加上對于這些精神上的西方人來說,最近好消息越來越少了,所以每當西方媒體曝出一些好消息,總能讓他們集體高興很久。
所以當IBM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已經誕生出初等意識的消息傳到國內時,足夠讓這些人歡欣鼓舞很久,用喜大普奔來形容此時這些人的心情毫不為過。當然對于西方人來說這個消息同樣振奮。
即便是西方許多普通消費者也是苦華夏產品很久了。
畢竟按照許多華夏科技公司的銷售策略,最先進的產品都是現(xiàn)在華夏本土開始銷售,后續(xù)才開始開發(fā)多國語言版本。到不是賺國外的錢不香,主要還是技術壟斷的鍋。
不管是寧社還是寧芯,又或者三維顯示技術,都跟寧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也直接導致了以這些技術為基礎的產品開發(fā)、銷售流程,需要滿足某位院士的個人想法。所以在華夏市場沒有被滿足前,想要推出國外的版本通常會很麻煩。
尤其是寧芯跟三維顯示器,到現(xiàn)在主要西方市場依然處于缺貨狀態(tài),這也直接導致相對于華夏的價格昂貴的驚人。而沒有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智能軟件產品也很難得到最佳體驗。
當然價格昂貴就誕生了各種黑市服務。走私、破解、本地語言化……甚至催生了許多華夏電子產品代購這種職業(yè)。這些都無形中都增加了成本,還往往會導致質保出現(xiàn)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