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請假
計明志不知道,當天晚上有283個遍布在華夏各大名校的優秀大四本科生收到了同一個從寧教授郵箱發出,但文字風格不盡相同的郵件,不過里面都有同一個微信號。
大部分同學跟他一樣,第一時間發了問候的信息,然后快速的得到了不太正經的信息,從而判斷出對面并不是寧教授在指點他們,還有小部分同學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第一時間在微信上跟對面聯系,期待著在研究論文之后,才在微信上溝通,表現出自己的深度……
雖然想法不太相同,但相同的是,當天晚上大家便開始研究起隨著郵件發送來的論文,然后論證了田言真的觀點,大概一半的同學大概閱讀了一遍這篇論文之后開始懷疑人生,甚至已經在心底打起了退堂鼓。
有些學問就是這樣,不懂就是不懂。甚至學到深處,如果人家的論文都看不懂,就真的沒必要堅持下去了。畢竟做科研的終極目標是開墾前人還沒有涉及到的領域。如果連論文都看不懂,的確是沒必要繼續涉足科研領域了,不如學習一下應用,賺錢養家。
雖然說數學就業面窄,但應用數學學好了,卻是能賺大錢的。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考研的方向有許多選擇,比如金融數學,就是數學比較前沿的分支,學好了進入不管是做金融理論研究,構建普適性的金融數學模型,還是到入職金融公司,都是不錯的選擇。
即便是對人工智能極有興趣,也可以選擇應用領域,用寧為的話說,就是以后根據他跟他的學生研究出的領域去做具體事情,有數學基礎又懂編程放到哪里都屬于高端人才。
畢竟數學對于程序員來說就好像錢跟人的關系,數學好的程序員上限肯定比培訓班半年出師的程序要高的多。算法題需要基本數學邏輯,圖形學需要基本的矩陣算法證明,做AI、做元宇宙要懂的東西肯定更多了,比如如何使用寧為研究出的這些理論轉化的數學工具。
是的,這就是做應用的好處了,不求吃透,只要會用就足夠了。
不管怎么說,寧為的目的達到了。
……
搞定了自己的研究生事宜,寧班二次考核也進行完畢,第一屆寧班學生總共四十名學生也直接在數學院官網上公布。現在只等新生軍訓完后就正式開始上課。
第一屆寧班的輔導員也屬于高配,由研究中心寧為的周師兄擔任,周研平屬于是毛遂自薦。
用他的話說,自從寧為來了研究中心之后,他覺得做純理論研究越來越沒意思了,不如好好把課題做完之后,留校任教,從輔導員做起也算是練手了。
當然,這條路其實也沒那么輕松。燕北大學早早就開始實行3+3的聘任制,對于青年高校教師來說,如果任期內不能通過考核升級到副教授,就必須得離開。為了應對考核不但要上課,同樣也不能放棄研究,畢竟論文還是要發的,而且有數量要求。
所以能在寧班做輔導員可以說是一個極好的跳板。現在周研平已經開始跟魯東義探討能不能把他的博士論文拆一拆,這樣博士畢業之后,憑借博士階段的研究,也能讓他三年時間里再水個起碼五篇C刊以上的論文,完成評定副教授的任務。
到不是周研平打算完全放棄做數學研究,只是對于新人教師而言,剛剛開始授課的時候,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備課,去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難點。而如果將工作重心放在授課上,就很難兼顧到研究層面。只能早早做好準備,這種方式可以保證評職稱的時候達到硬性要求,也不耽誤上課。
等到留下來之后,再重新開研究課題。
說白了,曾經給人感覺不可一世的周師兄被寧為打擊到對自己不太有信心了,以至于開始懷疑自己數學上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