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為了綁人而綁人
人跟人之間是真的不同。
應該是早已經突破七位數了。
至于吃住都是直接在學校里解決,每個月還有額外補助,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所以魯東義體驗不到賺點小錢錢能有多香。
作為高知人群,喬治·羅伯特對華夏這個國度的理解跟普通民眾還是不一樣的。他有自己的消息來源,起碼他知道華夏的基建速度自認世界第二,便沒哪個國家敢說自己是第一。
大概十多年前,他曾看到過一段來自于華夏明珠的視頻。
這種場景在美國幾乎不可能看到。
起碼他認真的校驗了好幾遍也沒找出任何明顯的錯漏。
如果這些實驗數據都是真實的,那么就意味著再短短兩周的時間,這個華夏數學小子就完成了湍流算法的孵化到形成可在通用系統上應用的軟件。
喬治·羅伯特猶豫了片刻,還是將論文發給了自己的心腹副主編,照例再次打了個電話過去。
“印象深刻?那就對了,我的印象也很深刻,現在人家已經做出來了,而且經過了實驗室的檢驗。”
“大都很忙?你不是第一天做編輯了。這可是一個全新的且可能改變互聯網安全格局的算法。相信我,那些家伙再忙也能抽出時間審閱的。當然,前提是你得激起他們的興趣。態度要誠懇,說辭很重要。”
放下電話,喬治·羅伯特深吸了口氣,然后打開郵箱,撰寫了封郵件,然后發了出去。
華夏,江大。
看著經過修改了一點點條款的合同,陸昌斌大概明白寧為背后肯定是有人了。
事實上這份合同的擬定他并沒有參與。
實驗室又沒有專門的法務部門,所以這份合同也是陸昌斌直接找了學校法學院一位相熟的教授,對方直接給了他一個手下博士生的聯系方式,然后他把情況大概說了說,人家法博生直接幫忙擬定的。
到不是懷疑寧為沒這個本事,關鍵是哪個數科牛人會去研究法律這種枯燥至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