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暗衛(wèi)
其實也不是關寧疏忽,而是受了戰(zhàn)爭影響,戰(zhàn)時穩(wěn)定大于一切,原本要調整的官僚都暫時擱置,然后就拖到了現(xiàn)在……
江淮兩州又屬全國重地,州牧這般大吏更是極為重要,這才導致方屆這個任期最久的州牧出現(xiàn)……
隆景末年,鎮(zhèn)北軍關寧起兵造反,隨之各地亦有義軍趁勢而起。
其中南方最大的一支,便是以漕運三杰為首的義軍。
漕運三杰是他們自封,集結起漕運幫的人而組成,實際上這支義軍是以天一樓為主,也算是關寧的暗中力量。
新朝建立,這三人擁兵自重,想要跟朝廷討封,后被關寧以二桃殺三士之計破除。
王倫被關寧假意斬殺,假死后成為暗衛(wèi)統(tǒng)領。
孫普勝執(zhí)掌大寧水師,方屆則是做了淮州州牧,直到如今。
不得不說,這漕運三杰確實是有些才能,方屆任州牧時,淮州物產極豐,若以生產總值來算,當屬第一,對于朝廷政令要求嚴格執(zhí)行,尤其在戰(zhàn)時,淮州供應及時充足,關寧對方屆還是滿意的……
不過也該動一動了,早前方屆就在江淮一帶混跡,還是義軍首領,如今又做了這么久的大吏,長時經營想來也在江淮一帶頗具威勢。
在此情況下,方屆已堪比一方諸侯。
關寧突然想到陸正淵正準備去江淮清查,若真有問題,怕是會出現(xiàn)在戰(zhàn)時成立的征糧署,而方屆就是征糧署的主官之一。
他有沒有問題?
“吏部下文,撤方屆淮州州牧一職,召其來京。”
“領旨。”
彭方又問道:“那淮州州牧一職?”
“吏部拿出個方案,州牧,州丞,主薄,治安署主官都要換,然后內閣議定。”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