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是覺得朕的刀不利乎?
君與臣,應該是相輔相成。
這是情份,朕應該記得。
看來,還要再納薛家女啊。
關寧將腦海中的雜緒甩出,從龍椅起身走到前方,居高臨下的看著眾臣。
“薛愛卿所言極是,朕即位開創新朝,將建立不世偉業,應改國號,萬象更新!”
他直接表明。
“陛下不可!”
翰林學士張文謙繼續開口道:“更改國號,必會動朝局,亂人心,當前我朝雖抵御住梁國進攻,然國力依舊衰弱,外依舊有敵國虎視眈眈,萬不可動蕩。”
“還望陛下明諫!”
張文謙是請諫的主要人物之。
翰林院是全國讀書人向往之所,翰林學士則是最優等,也是讀書人追尋的目標。
這些人都應算為精英。
職級不高,權重極大。
入職內廷,批答表奏,應和文章,起草招書等。
是直入中樞的最佳途徑。
有很多翰林學士都直接入了內閣。
張文謙獨創張氏學派,才學卓著,門人眾多,影響頗大。
他多次諫言,讓關寧不喜。
“這樣的話就不要再說了,朕已經聽夠了。”
關寧掃視眾人,冷聲道:“你們應該考慮的是該改什么國號,而不是在此說這些如懶婆娘裹腳布,又臭又長的酸言!”
這等呵斥已是極重。
將其諫言比為懶婆娘的裹腳布。
張文謙等人掛不住臉面,微微漲紅。
他們都是有傲骨的,豈能忍受這般形容。
既然諫言無用,便用出最后招。
“若陛下執意如此,我等便跪在此處,長跪不起!”
“還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若不收回圣意,我等便長跪不起!”
這是朝臣們請諫的慣用招數。
還別說,這招還真的挺有用。
皇帝也要顧及影響。
若是參與的太多,都長跪不起,豁出性命,逼的皇帝也能無路可退。
因為皇帝要維護自己善納諫言,擇善而從的明君形象。
就是隆景帝也曾有多次妥協。
但關寧可不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