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悟空的消息
戶部左侍郎吳松凡面色凝重道:“這場戰爭爆發唯慶幸之處在于是在秋收之后。”
“我朝也因秋收積蓄了些糧食,但并未取得豐收。”
戶部尚書也就是當朝國丈薛慶開口道:“北方多地因受戰爭影響近半區域未能及時恢復耕種,地方上依舊很窮苦,這還是在新朝建立后,陛下您及時派往官員起了成效的緣故,否則會更加糟糕。”
作為戶部尚書自然了解實際情況。
關寧認真的聽著。
他都沒來得及了解這些情況。
薛慶說的不會有假,聽之也比較中肯。
農耕不是那么容易恢復的,北方的地很多,但大多缺乏水利設施,基本都是旱地,想要豐收也難。
“中部地區因為灌溉設施不足等原因,導致欠收,可能只能維持生活。”
薛慶又繼續說著情況。
“倒是西北的情況良好,要知道西北曾可是大康最荒蕪之地,而今反而出乎意料,百姓都投入開墾中,糧食取得豐收。”
“對了,能有現在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有個特殊的人存在。”
他又補充了句。
“是悟空?”
關寧語氣略帶著些許詫異。
雜事太多,讓他都忘了悟空。
當年魏國使臣來到上京,悟空隨行而來,那時他還不叫悟空,而是名震三國的慧心法師,恰逢上京要舉辦無遮大會。
他就是來此法辨。
這也算是當時的盛事。
在跟關寧辨法時以失敗告終,并被關寧提出的大乘佛法折服,隨后拜關寧為師。
關寧也惡趣味的為他改了個新法號……悟空。
之后悟空便跟在關寧身邊學習大乘佛法。
不過此大乘非彼大乘。
準確的說應該稱之為關氏佛法。
悟空被關寧洗腦,以宣傳大乘佛法為己任,路游離去了西北,他要去吠州度化那些罪惡之人。
誰知傳播竟然極其有成效,還搞出了批狂信徒。
不過他們狂信的是關氏佛法,并將關寧奉為真主。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在起兵之時還出了很大的力,關寧便把悟空直留在西北。
西北人普遍排外彪悍,這也算是另類的教化,反正是有利的。
但他也沒想到悟空會這么有成效,還舉反三的建設大西北。
他在當地有極高的影響力,因為他是佛子,是代為傳教的人……
該把他調回來了。
關寧心想著,這么搞下去總覺得有些問題。
倒不是他不信任悟空,而是覺得用這種方式統治有些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