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三大使團
公良禹的面色更驚疑了。
顯然克烈部落的使團是在避嫌,他們就擔心人太多會引起大康懷疑別有目的,因而把人數降到最低,這樣就不會誤會,也顯示出了誠意。
怎么看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看來克烈部落跟乃蠻部落的戰爭是克烈部落占據了些上風。
蠻族最大的部落是乃蠻部,也是蠻族王庭。
關寧曾率鎮北軍深入蠻族將克烈部重創,逼其將王庭北遷,還賠付大量牲畜。
有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克烈部落趁機對乃蠻部發起進攻。
腹背受敵,乃蠻部應接不暇。
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乃蠻王庭才答應了關寧的要求,之后草原進入內亂。
克烈部落曾是蠻族最大的部落,也是王庭組建者,后來衰落被乃蠻部落打敗,成為附庸。
所以這兩個部落的仇恨非常大,這也是關寧直放心蠻族的原因。
他們沒分出個勝負,怕是不會停止
不過就算是這樣,克烈部落也不該有如此行為,竟然還主動恭賀?
蠻族是相當孤傲的種族,排外性極強,內部怎么斗爭都行,但也沒到了主動巴結大康的地步。
還是說他們正斗到了關鍵時刻,害怕大康插腳?
有這個可能。
要不就是克烈部落首領要采取新的措施,改變曾經跟大康直敵對的關系。
關寧現在就算對蠻族有什么想法,也根本施展不開。
現在大康的主要麻煩是在魏梁二國這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好事。
送來這么多牛羊馬匹,不要白不要。
關寧突然想到,如果這個時候克烈部落使團來,恰好跟魏梁二國的使團同時。
也就是說有三大使團來上京。
這般想著關寧開口道:讓克烈部落的使團來上京,北方那邊要派兵沿途護送,地方上不能有所抵制。
對了,那些牛羊馬匹也要都趕到上京,正好讓魏梁二國使臣看看,他們不是覺得蠻族是我們的大威脅嗎?現在都主動來恭祝了
這可算是波神助攻了。
有趕巧的成分,再加上他的安排,關寧覺得這次裝逼定能成功,也定能把魏梁二國嚇倒!
完美!
當即,關寧開始做起安排。
他召集內閣大臣議事,將這些事情吩咐下去,同時又安排天策府籌備大閱事宜。
接下來,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接待這三方使臣,這也算是新朝成立后的,第次有別國使團來京,只是這接待有些特殊
宣城,是隴州東面的座普通縣城,而今卻不普通,因為梁國使團到了這里。
來到大康后,由邊境守軍派人送往上京,途經宣城暫停休息。
梁國使團規模不小,大約有近五十人,隊伍馬車有七輛,還帶了大量禮物。
表面看起來,就是恭祝新皇登基,似乎內戰時,二十萬梁軍的損失好像都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