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這場訓勉,永生銘記
看看那片茅屋。
他指了個方向,眾人看了過去。
茅屋破舊,在那前面并不平坦的土地上,有身體瘦弱的老人彎著腰拖著捆干柴。
這個村子叫做西史村,它離上京城也就十幾里,可以說是皇城腳下。
關寧開口道:這村子原本有五十戶人家,個冬天過后,只剩下了二十戶,其余凍死的餓死的皆有,朕看過你們的戶籍,大多出身貧寒,你們家中應該也有這種情況。
有人下意識的點頭,每個人的神情都變得沉重。
他們大概知道陛下為什么要選在這里跟他們見面了。
皇城腳下都有如此貧寒之地,那其他地方又會是什么樣子?現在你們知道自己的責任了嗎?
知道了。
大聲點,朕聽不到。
知道了!
所有人都高喊著。
縣令,為縣之主,就是父母官,你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在你治下的百姓富足,安居樂業!
關寧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經此之后,你們都會踏足官場,朕希望你們到任上,敬職盡責,運用所學,運用所知,為官任,造福方!
這就是朕對你們想說的,也是對你們的勉勵,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朕的厚望,不要讓他人說朕胡亂任用舉人為官,朕不想聽到這樣的話!
聲聲入耳,令人心顫。
應征的初衷是為名為利,而此刻他們的想法有所轉變,哪怕不為民,但至少不能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是的!
他們已經是天子門生了。
他們將來所行所為都跟陛下的聲名連接在起。
他們做的不好,不會有人抨擊他們,而是抨擊陛下。
因為是陛下力排眾議把他們提拔任用。
定要做好!
必須要做好!
每個人都在內心下了決心,這場訓勉,他們永生難忘
關寧看著這些人。
他們將會成為自己的先鋒干將,沖在改革變法的前沿。
關寧做這種決定不是無故放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來是實際需要,二來是他要打造出批人。
這些人身世清白,未經過官場歷練,他們就是張白紙。
既是白紙,就容易重塑。
你能讓他變白,也能讓他變黑。
關寧要塑造他們,成為自己推行新政的最有力執行者。
縣官太重要了,級別不大,管事不小,就拿最基礎的稅收來講,要收稅就要丈量田畝,每戶的田多田少,他們最清楚,但上報多少,按多少畝征收,這當中的門道就太多了。
康熙幾次想丈量全國土地,可報上去的數字都是假的,根源就在基層操作的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