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讓你的兩個孫女做好進宮的準備
有。
松永年無奈的應了句。
果然是太年輕的緣故,什么都不講究,也不在意。
新皇加冕,定立皇后。
松永年又問道:您的準備是?
永寧公主。
請主上三思。
松永年開口道:已經證實永寧公主并未有皇族血脈,因而不應立其為后,相反太上皇遺留公主
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關寧打斷。
皇室宗親都沒有了,你還在這糾結皇族血脈?我說松大人,這不太合適吧?
這
松永年搖了搖頭。
臣下并非此意,而是立長樂公主為后,更能維持大統。
關寧也能夠理解,隨即開口道:此事本王自有定奪。
是。
松永年也不敢再說什么了。
相關事宜就有勞松大人操辦,去忙吧。
是。
關寧是故意把松永年支開,他看到薛懷仁直欲言又止。
薛大人想說什么,可以說了。
薛懷仁看得周邊無人,又遲疑問道:主上可是欲以更改國號?
國號即是國名。
關寧開口道:確有此意,不知薛公是何看法?
還請主上三思,改國號之事還是等朝局穩定,國家安寧之后,再行更改。
薛懷仁開口道:當前大康剛經歷內戰,滿目瘡痍,仍舊處于內憂外患之下,您所平定的只有北方,南方還未在實際掌控之下。
關寧點了點頭,這說的確實是實情。
他從北方起兵,路攻至上京,整個北方區域都已算是實際掌控。
但南方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只靠天樓組織起來的那點散兵游勇完全不行
主上,再不能起戰禍了!
薛懷仁躬身道:大康的經濟重心在南方,只要南方未遭受太大破壞,就能很快恢復,屆時還有余力面對魏梁二國,否則危矣!
這番話可以說明,薛懷仁直是從大局著想,考慮長遠。
而他說的也都是實際情況。
大康主要耕地糧食產區都在南方,那里不容破壞。
若改換國號,會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趁機造亂的人多的是,會打著復辟的旗號,而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就是他還未真正掌控的南方。
薛懷仁這才有此諫言,他早已看出這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