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打不過,還可以不打
它確實是冷兵器時代的霸主。
該如何應對?
其實有史可鑒!
南宋名將岳飛曾率領岳家軍創(chuàng)造過這方面勝績。
他將部隊分成三隊,三隊輪番出動,第隊全拿大斧頭,頂著盾牌沖進鐵浮屠陣里專砍馬腿,砍完就跑。
第二隊全拿鉤鐮槍,看見馬倒下就用鉤鐮槍把騎馬的人的頭盔挑下來,挑完了也跑。
第三隊拿上大刀出來砍人頭,鐵浮屠都是拴在起的,只要匹馬倒了串都不能動了,宋軍從從容容就把人頭收完了。
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
剿滅鐵浮屠大部分靠的是當時的敢死隊,這些人冒著被倒下鐵浮屠壓死,踩踏的風險,專攻馬腳,視死如歸。
這也導致岳家軍的傷亡很大,這算是傷敵千自損的方法,關寧從來也不會用這樣的戰(zhàn)法。
當然這樣的戰(zhàn)術可以運用,但不是現(xiàn)在。
除此外,還有事先安排,比如用大型弓弩,或者事先灑下可以挫傷馬蹄的鐵蒺藜,又或者事先挖下絆馬坑等。
但這些都需要事先布置,關寧顯然沒有這個條件。
他能想到的楊奇正就想不到嗎?
為什么選擇陽河平原為主戰(zhàn)場,這就是原因所在,他們直都在這盯著,根本就沒有事先布置的機會。
這么看來,在不想己方有巨大傷損的情況下,還真的不知如何應對。
關寧的辦法也很簡單,既然打不過,那就不跟你打!
重裝騎兵的優(yōu)點跟缺點同樣突出。
缺乏機動性是它的硬傷,只能是擊必殺,沖鋒次之后,必須用很大的回旋半徑才能反過來進行掉頭的沖鋒。
趁這個空檔,就有很大的操作機會
所以不定非要在其強勢之際,與其硬扛硬戰(zhàn),戰(zhàn)略戰(zhàn)術應當是靈活運用。
思緒瞬間閃過。
關寧立即下令。
可以開始了!
帥車上戰(zhàn)旗舞動,關寧并沒有下達明確的戰(zhàn)令,因為他事先就已經(jīng)制定好了,只需要照常執(zhí)行即可。
戰(zhàn)旗代表著命令,各軍團接收到之后,立即做出響應。
踏!
踏!
踏!
前軍中,立即有數(shù)萬騎兵出動,迎面直沖,奔騰而去
出動的騎兵并不多,只有兩萬人,他們的目標就是正中進攻的鐵浮屠!
這支騎兵也是關寧麾下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關寧鐵騎!
狂奔而去!
同時,關寧的軍隊由中間向兩邊快速運動,左右兩側變尾成頭,各向左前方偏向。
從高空俯視而下,就會發(fā)現(xiàn)整體呈個扇形,恰好把中間主力部分避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