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好的詞,竟然用來當歌詞?簡直胡鬧!” 有大佬似乎很不滿。 但緊接著就有人持不同意見上陣: “我倒覺得這樣挺好的,年輕人現在喜歡聽歌,詩詞文化的流行程度和歌曲沒法比,二者結合倒是可以讓更多人對古詩詞文化產生興趣。” “浪費啊!” 又有大佬出現了。 相左的意見則緊跟其后:“劉老頭你這話說的,怎么就浪費了,給這種古韻濃厚的詞譜曲,又不會掩蓋這首詞本身的優秀,還有利于傳播呢。” “……” &; 持有兩種意見的老家伙越來越多,甚至有爭吵起來的趨勢。 小王小心翼翼的發言:“我覺得吧……各位老師,我能說話嗎?” “說!” 最先問作者的教授開口。 小王哆嗦著打字:“古詞在以前就是用來唱的,只是那些古調基本沒有流傳下來,人家給詞譜曲本就是古代人也會做的事情,況且這首曲子和歌詞本身都是羨魚同一人所作,他當然有這個權利。” 這話一出,倒是引發了群內的思考。 有些老人雖然古板,但并非不能接受正確的意見。 “說的有幾分道理。” “詞和音樂結合,確實是古來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