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諸神的黃昏
從“不知天上宮闕”起,詞人的意境,已經從淙淙溪流化為了高山流水,以至于大家看到“我欲乘風歸去”后面幾句時,甚至感受到長河入海的氣勢撲面而來!
偏偏,文字還那么空靈。
只是寥寥幾句,便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仙宮氣象。
到了這時,不服已經不行!
所以哪怕是這樣的高端文學群,也會被驚動,這幾乎成為一種必然,《水調歌頭》這種作品如果無法在文學界鬧出點動靜,絕對是那一屆文學界的無能表現——
不過,當那位教授詢問作者時,轉發者并未能第一時間回復。
倒是針對這部作品的討論,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
“好詞,幾乎是我看過詠月詞中的最佳范本!”
“詩詞發展這么多年,意境深遠大氣的作品不知凡幾,然而到了我們現代,諸多詩詞作品往往是走到窮盡辭工繁復變化的道路上,能返璞歸真的大家當然也有,但就詠月詞而言,意境能到眼前這個程度的卻是寥寥無幾,這個作者不簡單。”
“的確。”
“這詩詞一路變化,意境也一路變化,甚至有所擴展,偏偏還能舉重若輕……”
“好一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妙極。”
“我倒是更喜歡這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擬人,人喻月,相得益彰。”
“……”
那位最先發問的教授又艾特了一遍轉發這首詞的群員:“小張,這到底是誰的作品,別說是你寫的,你幾斤幾兩我還是清楚的。”
“王教授,您這話說的,我就不能寫……好吧,這種歌詞我還真寫不出來。”
那個id就叫“小王”的轉發者尷尬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