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人地位是要遠遠高于歌手的。 要不然行業內為什么有“曲爹”的說法? 大家都門清一件事: 成就一首歌的火爆,往往是因為曲作者把他的旋律寫進了人心。 換言之。 羨魚創作的《生如夏花》這首歌不怎么挑人。 公司就算不找孫耀火,而是換個人來唱這首歌,但凡嗓音條件不錯的都能在公司資源推廣下大火。 這才是歌火了之后,大家都青睞作曲的原因。 當然了。 那些嗓音條件極為妖孽的歌者另說。 這類歌手在整個音樂界都是鳳毛麟角,嗓音條件得天獨厚,唱什么歌都好聽,堪稱殺手锏級別,他們的地位已經高到可以和那些大名鼎鼎的曲爹并駕齊驅了。 有些妖孽級的歌手和那些吊炸天的曲爹在一起合作,往往是相互成就,二者缺了誰都不行。 畢竟有些歌不是誰都能唱的。 這就好像你不能在公司隨便拉個歌手進錄音棚唱《歌劇》一樣。 當然,這也不是說歌曲演唱難度越高歌就越好,有些歌人人都能唱,但你不能否認這些歌的優秀。 …… 而此時的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