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
龍驤軍是第三支開展武學化的部隊,目前已完成一半以上——完成武學化,并不僅僅是軍官數(shù)量充足就行了,還要考慮軍官的能力、相匹配的職位等等,比較復雜,一般而言,三分之二以上的軍官是武學生就意味著完成了武學化。
但不管進展如何,邵樹德這些年一直在著力推進這項工作。因為武學生經(jīng)受了他長達“十年”的關懷,以及從兒童時期開始超過十年的忠君愛國教育,忠誠性與可靠性是相當不錯的。
當大頭兵們有鬧事的沖動時,如果基層隊正、隊副是武學生,是有很大可能壓下去的。而且在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軍中的風氣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對大夏這個新生王朝來說,這可能是最積極的一面。
“崔從輝!”邵樹德將嶄新的茶山劍交到一名十九歲的青年兒郎手上,道:“你家是學文的吧?”
“回總辦,家祖、家尊皆為鄉(xiāng)貢進士。”崔從輝接過佩劍,后退一步,畢恭畢敬地答道。
通過了州一級的考試、選拔,就是鄉(xiāng)貢進士,可以到京城來考正兒八經(jīng)的進士了——自唐以來,鄉(xiāng)貢進士沒有什么特權(quán),就是一種身份罷了。
“還記得朕當初寫給你的話么?”邵樹德問道。
“今戎事方殷,上宰憂勞,君文學發(fā)身,當勤學苦練,忠信為主,異日累分郡符,亦總?cè)宙?zhèn),尋常事也。”崔從輝一字一句念道。
念完,臉上已是一片激動之色。
郡符、戎鎮(zhèn)的本意是刺史、節(jié)度使,如今沒有了,實際含義是你好好學習,將來指揮一州之兵甚至一個方面的戰(zhàn)事,都不是問題。
“好好做。”邵樹德細致地替他理了理戰(zhàn)袍,接著給下一人授劍。
“錢岑!”邵樹德將茶山劍遞給對方,道:“你是侍衛(wèi)子弟出身吧?”
“是,家父乃洛陽上陽宮合歡殿戍卒。”錢岑答道。
“朕認識你阿爺。”邵樹德笑道:“當初給你寫評語時,提到了你父親的功勞,可還記得?”
“羽衛(wèi)爪牙,晝巡夜警。忠勤匪懈,誠節(jié)用彰。”錢岑答道。
“你父子二人,都是朕的爪牙心腹,沒有你們,朕又何來這天下?怕是睡覺都睡不安穩(wěn)。”邵樹德說道。
“學生定將‘奮于行陣,決命捐軀’,以報總辦之恩。”錢岑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