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議論
國朝早期,契丹居松漠,在北面,奚人在南面,為饒樂都督府。
武后年間,契丹反叛,被平定,遭受重創。奚人趁機背刺契丹,盡占其牧地,潢水大部為其所有。后來契丹慢慢收回了一部分牧場,但他們緊接著又造反了。
開元年間,契丹復叛,至開元末,在唐廷的打擊下實力大衰,已淪為奚王附庸,地盤日漸縮小。“自此,契丹中衰,大賀氏附庸于奚王。”
這個附庸期相當之長,一直到奚人犯了錯,被幽州鎮大破,契丹趁機反咬一口,攻奚人。但那時候奚人還不至于無還手之力,真正被打得狗一樣還是在僖宗光啟年間。
也就是說,奚人真正破落也就十幾二十年時間,現在成了契丹的附庸,但心氣未衰,還有可為之處。
“奚王欲投我,我不會將他交出去。契丹又要營、平,義兄不會答應。從這點來看,我和義兄更該一起打契丹人。”邵樹德突然笑了。
契丹人對營、平二州也有執念。
李盡忠、孫萬榮的營州叛亂就不談了。就說這會,他們對幽州控制下的營、平二州是必欲奪之而后快,卻不敢動手。
歷史上真正拿下,還得到劉守光時期。他與父親劉仁恭愛妾通奸,事敗后造反,殺兄囚父。劉仁恭幼子、平州刺史劉守奇大駭,率軍降契丹,阿保機令其鎮守平盧城——有一說一,耶律阿保機對漢官是真的信任。
自此到了后唐年間。當年帶著一點點人投降契丹的盧文進,被阿保機安置在平州,這廝居然拐帶著契丹、奚、漢人數萬投降后唐,營、平二州又離開了契丹。
當然后唐末年,契丹重新奪回營、平。
可見他們對這兩個頂著他們柔軟腹部的地方非常重視。
“既如此,不妨與大伯聯兵,分食了契丹?”
“那對義兄有什么好處?”邵樹德笑道:“北邊就是一筆爛賬。三家人大眼瞪小眼,都投鼠忌器。不過能把晉軍吸引到北邊就是賺的,看來得派出使者了,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義兄還會不會信我了……”
邵承節本想笑,但死死憋住了。
大伯再傻,這次定然不能被騙了。除非父親親自出馬,不過多半也沒用了。怕是甫一見面,大伯就要將父親擒下,未必會殺人,但絕對要出了一口惡氣再說。
北邊的局勢,確實有點亂。不知道還能不能拖延,哪怕幾個月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