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阻攔
“蜀諸葛亮出祁山,魏遣張郃督諸軍,拒亮將馬謖于街亭。謖依旁阻南山,不下?lián)恰`A絕其汲,擊,大破之。”盧懷忠騎著一匹肩高十四掌以上的駿馬,指著快要完工的營寨,說道:“先前有處地方更好,但乏水,故不取之,爾等當(dāng)謹記之?!?br/>
跟在他身邊的都是十幾歲的少年,盧懷忠的子侄。為了夏王的大業(yè),為了天下的太平,盧懷忠也很拼,已經(jīng)帶著子侄出征了。
“我立此寨當(dāng)大道,賊兵若來,繞卻不得?!北R懷忠又道:“兵法云‘歸師勿遏’,賊人急著回家,龐師古定然激勵士氣,欲邀戰(zhàn)我軍。此時我偏不戰(zhàn),任他辱罵、挑釁,如此相持數(shù)日,賊人懼怕追兵襲來,定并力攻寨,只要擋住他最兇的一波攻勢,賊兵必敗?!?br/>
“阿爺,便與其野戰(zhàn)又如何?”長子盧景榮問道。
說完,有些不服氣,道:“昔年張仁愿筑三受降城,防御突厥。不置甕城及曲敵戰(zhàn)格之具,激勵將士們野戰(zhàn)破敵,我輩當(dāng)慕此勇士,陣戰(zhàn)殺敵,死而無憾?!?br/>
盧懷忠哈哈大笑。若不是這些年讀的書多了,他還真被兒子考住了。
這事他知道。張仁愿筑三受降城后,別人問他為什么不造甕城,為何不準備各類利于守城的器械?
張仁愿回答:“兵貴在攻取,不宜退守??苋糁?,則當(dāng)并力出戰(zhàn)?;仡櫷?,猶須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nǜ)之心也?!?br/>
意思是說,武人要有主動進攻的精神,不能老想著防守。敵人來了,就一起出城和他們野戰(zhàn)。誰敢回頭看城池,就一刀斬了。你準備了甕城和各類守城器具,反而讓將士們有退守的心思。
后來常元楷當(dāng)朔方軍總管時,才改造三受降城,令其有了甕城。時人就因為這事,拿他和張仁愿做對比,大家議論下來,更敬重張仁愿的武勇,而輕視常元楷——有唐一代,很多人明明寡不敵眾,而依然選擇出城與強大的敵人野戰(zhàn),可能就出于這種風(fēng)氣。
“你當(dāng)阿爺是個膽小鬼么?”盧懷忠故意作色道。
盧景榮連稱不敢,但觀其面色,仍然很不服氣。
盧懷忠不怒反喜。少年郎,就該有這種不怕死的勇武精神,有敢于向優(yōu)勢敵人主動進攻的豪氣。哪怕年紀大了以后,這種豪氣漸漸消磨,總還能剩下不少。武德,是每個武夫最寶貴的東西,是他們吃這碗飯的最大依仗。
“你當(dāng)我不敢與賊野戰(zhàn)?”盧懷忠嘆了口氣,道:“若別的仗,老子早提刀上去砍人了。但這次不一樣,我承受不起失敗,大王也不想看到意外發(fā)生。龐師古,必須死!他那幾萬人,必須殲滅!不能有任何意外發(fā)生?!?br/>
盧景榮聽了,理解了父親的苦心,立刻行禮道歉。
盧懷忠滿意地撫了撫他的肩膀,道:“去看看營寨?!?br/>
營寨規(guī)制不小,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驛道,擠占了旁邊的村落、農(nóng)田。
壕溝挖好了,底寬一丈二尺,口寬一丈五尺,深一丈。壕溝內(nèi)側(cè)的壕墻也堆好了,民夫正在用力將其壓實。
有人在壕墻內(nèi)布設(shè)鐵蒺藜,壕溝內(nèi)則插滿了鐵簽,看著就很嚇人。
再遠一點的地方,有輔兵在偽裝陷坑、布置拒馬槍等阻礙物——拒馬槍不止能防騎兵,也能阻礙步兵推進。
再有一天工夫,就差不多全部完成了。武威軍九千兒郎,皆能征慣戰(zhàn)之勁卒。龐師古想過去,除非踩著他們的尸體,舍此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