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
“第十,大王可在一些水草豐美又極為重要的地方增修宮殿,新設奴部。”
趙光逢一口氣說了很多,邵樹德一直靜心聽著。
政策都很不錯,應該也能起一定的效果。但漏洞始終存在著,即部落不堪忍受卻又反抗無能之時,可以跑路。雖說這也不容易,畢竟要經過其他部落的牧區,容易被發覺,從而招致圍剿,但終究存在這個隱患。
另外,域外的游牧部落入侵,也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總之,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應該沒有后世滿清時那么大。
“先完善一下。”邵樹德說道:“這會還要用到他們,有的政策可以立即施行,有的不行。待天下一統之后,再慢慢推廣。”
有些政策,他細細想來,還是有問題的。若按趙光逢的建議來,那草原就被永遠鎖死了,他們南下不了,漢人北上不了,互相維持著一個脆弱的平衡,感覺有很大的隱患。
他現在在培育適宜本地氣候的黑麥、燕麥種子,有新的農牧并舉的耕作方式,有推廣羊毛制品的政策,是不是可以通過控制草原上可以屯墾的地區的方式,來實行更好的統治呢?
理論上來說,這是有可能的,但也應看到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世道做什么事沒風險?想弄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案本來就不可能。
即便到了后世,各種政策也是慢慢調整的。幾十年下來,甚至和最初大相徑庭。事物是運動發展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只能一步步摸索了,總之他窮盡一生,也要在這個方向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