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兩條線
這些西遷的部族,沿途與其他部落融合,血統很雜,宗教、語言亦十分混亂,但長期生活下來,漸漸對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五代十國時期,差不多是這些部族西遷的高峰。
從此,留在原地沒走的成了塔塔爾部,與鐵木真相愛相殺。
向北逃竄的變成了弘吉剌部,似乎是黃金家族的后宮來源。
南遷至云州北方草原的成了汪古部。
西遷的一部曾經控制了回鶻王庭,但被擊敗,后來又涌來了一大批韃靼人,干脆全投靠了回鶻,形成了乃蠻部。
此外還有一個克烈部,也是西遷的韃靼人與當地人融合后形成的。
高昌回鶻衰弱后,乃蠻、克烈漸漸興起,但都沒能達到當年高昌回鶻的實力和戰斗力。
“但回鶻西遷,卻不代表甘心讓出自己原來的地盤,所以他們一直在反撲。”陳誠又道。
回鶻的滅亡是個不解之謎,到現在都沒人講得清楚為什么。滅亡之后,部眾散得一地,四處都是,大唐北方邊鎮的軍頭們收編了不少,充當戰場消耗。
甘州回鶻、高昌回鶻算是回鶻汗國滅亡后最大的兩個碎片。
甘州回鶻已亡,高昌回鶻還想振作,不斷征戰。他們不僅打歸義軍,事實上與諸多勢力同時開戰,不可一世。
“某覺得,高昌回鶻很可能出兵東進了,收復了回鶻王庭祖地。”陳誠判斷道。
鸊鵜泉五百里加急傳來消息,有數千韃靼人投降,原因是他們南下之后,后方傳來消息,老窩被端了!
目前消息比較混亂,也不知道是誰干的,因此他們想求助大唐的力量,幫助他們收復草場,奪回家人。
陳誠聽到之后,大膽判斷,抄韃靼人老窩的是高昌回鶻!
邵樹德本不信,但在聽他這么一番分析之后,覺得不無道理。
如果此事為真,這倒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了!怪不得這幾年邊境不寧,原來除了氣候變化的因素外,高昌回鶻的東進也是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