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云中
這些編戶之民,官府控制較為嚴密,基本上就是可靠的基本盤。邵樹德從延州一路走過來,發現百姓生活不錯,都是支持自己的。
蕃部的話,是唯一需要擔心的了。現在支持,以后是不是還支持呢?
地理環境造成的劣勢,這個真的不好一概而論,只能具體某個部落具體分析。實在不行,就募兵,把有能力造反的人招走當兵算逑。
反正國朝武夫對羌胡沒什么歧視,早習慣了漢兵、胡兵并肩作戰,殺對面的漢兵、胡兵了。公文中每每提到兵力,都是某某將“蕃漢兵馬”若干。
給他們一個體制內的升遷渠道,一視同仁,抽取草原精壯勇士,只能這么做了。
“折家南遷之后,聽聞有不少部落依附于楊家。”邵樹德突然問道。
“好教大王知曉,這些個部落,若無人管束,怕要為禍一方,故楊氏給他們劃分牧場,嚴禁私斗。定期抽調精壯,送往靈州院。昔日折令公至關北募兵,我楊家亦選兵千人,交給折令公帶走。若大王不允,楊氏自然不再擅管。”楊安吉神態自若地說道。
邵樹德展顏一笑,道:“楊氏為我分憂,何懼之有?這樣吧,挑選二百悍勇之士,與那些楊氏子弟,一起送到軍中。我要組建銀鞍直,正是用人之際。”
“遵命。”楊安吉應道。
“楊氏,我是信任的,今后麟州這一片,給我看好了。有事便與州中、幕府商定。令侄在都護府做事,功勛卓著,只要勤勉,將來楊氏亦有富貴。”邵樹德最后勉勵道。
……
已經擴充到近一千八百騎的具裝甲騎展開了例行訓練。
人馬皆披甲,銀光閃閃,集群沖鋒起來,威勢震天動地。在曠野中列陣的野利、沒藏、嵬才等部蕃人看得目瞪口呆,下意識把自己代入那些草人,不知道能不能頂得住。
其實草原上的蕃人并不怎么怕騎兵,但這主要是指輕騎兵和中型騎兵。
貞觀十九年(645),薛延陀趁唐征高麗之機入寇,攻入河套地區,唐軍與之開戰,最終將其滅亡。
薛延陀稱雄草原的戰術就是騎馬步兵。他們的人騎馬趕到戰場,下馬持長槍步戰,裝備不行,步兵戰術也很一般,更談不上什么軍陣,但就是打得突厥騎兵慘不忍睹,抱頭鼠竄。
其實也沒什么訣竅。就是不要怕,看準了對方沖來的騎兵,出手穩準狠,用長槍將他們捅下來。被打散了也不要怕,繼續小規模集群作戰,將騎兵一個個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