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報告
眾人遂不再多話。
“商人重利無禮義!不知禮為何物,與你們說話,不過對牛彈琴罷了。河?xùn)|名鎮(zhèn),焉能讓朔方之人來統(tǒng)治?”食客怒而起身,離開了。
李杭看了他一眼。觀其遍身綾羅的樣子,應(yīng)該不愁吃穿,生活富足。
這種人就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升斗小民,能花四十錢買米,就不愿花五十錢,況百錢乎?
靈武郡王剛至綏州時,糧價就是四十錢,而今快十年了,年年征戰(zhàn),人也多了幾倍,糧價竟然還能壓在這個價位上,肉、奶價格甚至還跌了。如此賢良,百姓自然愛戴。
看來,以后可以讓更多的河?xùn)|商徒到靈夏做買賣。有他們在,大帥的名聲定然能傳遍這一府七州之地。異日兵進(jìn)河?xùn)|,或能少掉很多阻力。
優(yōu)哉游哉地吃完后,李杭離開了食肆,又到街市上轉(zhuǎn)了起來。
“店家,你這餅味美,買賣應(yīng)是不錯吧?”
“唉。五年前,這條街上有七家餅肆、五家畢羅肆、四家酒肆,而今少了幾家。市人但買面回家自己做,到餅肆買餅的少了?!?br/>
“店家,肉行……”
“麩行……”
李杭花了一整天時間在坊市里轉(zhuǎn)悠,通過交談的方式,打聽各類商品價格,再對比以前,看看波動如何。
價格的波動,往往和供應(yīng)、運輸直接相關(guān)。李杭在聽望司學(xué)過一陣子,知道這其中的道道。
回到館驛后,他關(guān)上了門,直接寫起了報告。
“……連年征戰(zhàn),民物耗弊,市面蕭然。百姓殘于兵盜,米價騰貴。忻、代之間,沙陀抄掠自家州縣,民行乞食者屬路。澤、潞富州,李罕之所鎮(zhèn),鼠一頭值錢七千……唯太原及鄰近州縣得稍安,然河?xùn)|內(nèi)藏之虛竭,可見一斑矣……”
“……秦漢以來,唐馬最盛,河?xùn)|亦有牧監(jiān)。然民人買馬,每匹予錢二萬五千,或絹六七十匹。不至此間,竟不知河?xùn)|馬價如此之貴。由此觀之,馬政敗壞,幾與幽州無異,不如成德遠(yuǎn)甚。若斷其通往草原之通路,或有大利。”
“……牛為耕稼之本,官私馬牛,為用處重。河?xùn)|一牛,值錢三千五百,靈夏之牛,值錢二千五百。太原府之民戶,三兩家共用一牛,困頓至此,殆無治乎?”
“……中等以下庶民,肉食不易,但家有禮事,買羊為殺。太原府有販羊者,言羖(gǔ)羊值錢四百、羯羊五百、羔羊二百五十錢。此般情景,七十者可以食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