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麟州行(三)
“好了,且住。”聽了半晌,折宗本終于開口了,只聽他說道:“樹德既得綏州,可有何理政之道?”
“開挖陂塘,引水灌田,民得大利,軍足食焉。”邵樹德答道。
“開河灌田,頗費民力,如何為之?”
“無外乎編戶齊民。”
在座諸人當然都知道“編戶齊民”是什么意思,不過沒一人反對,這就很有意思了。
“黃巢若入關中,如何處之?”
“大丈夫用武之世,當討平之。”
折宗本不說話了。即便是這會,邵樹德也沒有察言觀色,順著人家的話頭說話,而是直抒胸臆,折宗本對他的想法已經了然于胸。
“戰馬、銀器某很喜歡,留下吃個飯吧。”折宗本最后說道,折嗣倫在一旁面無表情,狠狠瞪了一眼邵樹德。
折宗本的家宴,仍然只有剛才那些人,邵樹德沒見到自己求娶的對象,不過這也正常。看這樣子,婚事基本不會泡湯了。兩家結親,好處頗多,唯一的不利之處就是邵家這邊只有邵樹德一人,委實太單薄了一些,不過也不是什么大事。
吃完飯后,一行人又去校場耍了一番。邵樹德騎射一般,但步射的功力委實深厚,讓折家一眾人刮目相看。這年頭的武夫,射術第一,槍術第二,沒有這兩樣,基本絕了當兵吃糧的路子。折家素來重武藝,換了幾個年輕后生上來,結果沒一個比得過邵樹德。到了最后,甚至有人拿他與李克用的射術相比,算是大大出了一次名。
十月二十三,在麟州住了一晚后,邵樹德又帶著親兵匆忙往綏州趕。州中事多,他是一天也不想耽擱。很多事情,必須在出征之前理好頭緒,來年才會見得大利。
“軍使,招募匠人之事,稍稍有些頭緒了。”剛回到州城,李延齡便來匯報:“原本隨軍的幾個匠人,已收了一些徒弟。今日某又從鄜坊募了十余人,皆許以重利,允其自辦工坊,鐵林軍會擇優采買。”
“還是太少。”邵樹德道。軍械生產,夏綏諸州唯夏州有點規模,或許拓跋黨項那邊也有不少工匠,但綏、銀二州真的沒啥花頭,軍械一直仰賴州城乃至朝廷供應。
這是不保險的!
但邵樹德沒錢,也沒啥資源,能從鄜坊那邊募得一些,已經是燒高香了。而今若想擴大綏州的制鐵業,一要解決原材料問題,二要解決人才問題,這個還是得從鎮外想辦法。翌日出征關中,倒是得好好留意留意了。
十月二十九,折家遣中人跑了一趟夏州,于是乎諸葛大帥又把他的節度掌書記蔣德溫派來了綏州,與邵樹德商量婚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