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岳臺
“說得好。”出乎意料,可能是剛剛罵了一通泄了火的緣故,趙玖此時反而有些恢復理智了。“只是他公然違逆法度,以至于拖延軍事又怎么說?總不能文臣違逆法度都是為國為民、情有可原,而武將稍有不妥便是心懷惡念,寧可錯殺吧?這是不是也算不公?”
“官家今日言語未免刻薄……”李光愈發忍耐不住。
“確實刻薄了。”趙玖負手點頭相對,狀若有所思。“身為天子,俯視百僚,何來文臣,何來武臣?一意強調,反而使兩者生分……既然那個撫州知州情有可原,便讓他從軍去吧,改成武官,轉為御營使司參軍,隨行御營前軍平叛,這算是寬大處置了吧?當然,他若不愿去,再去瓊州也不遲,如何?”
此言一出,李光當即張口結舌,語塞難言……而他心中深處幾乎是瞬間生出一句話來,那便是‘此人智足以拒諫’。
當然,這句話只是出來一瞬間,便即刻消失不見了,因為這位御史中丞到底知道,這位官家今日是有點氣過了頭,但平日里還是很講道理的。而且‘智足以拒諫’是亡國的商紂王,這位官家卻是相當于重新立國的光武帝,自己跟著這位官家從南陽一路過來,經歷和現實擺在那里,做不得假。
除此之外,李泰發(李光字)身為‘半相之尊’,此時如何沒有醒悟?此事到根本上還是這位官家北伐之志漸漸受到現實阻礙,忍不住先敲打唯一一個有力量直接阻礙北伐的官僚們而已。
當然了,曉得歸曉得,李光還是認真再度出言:“官家,便是轉為武官,進御營前軍是不是有所不妥?他正是與御營前軍有怨……”
“若是他在那里被人報復、受了欺負,朕也必然會給他一個交代。”趙玖不以為然道。“譬如他真若是死在了軍中,朕不管岳飛知不知情,也一定將岳飛降職,轉為文臣,來都省做個尚書……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李光徹底無言,周圍幾位相公、重臣也都面面相覷,并相互使眼色,那意思很清楚,這事事后再論也罷,寫信直接警告岳飛也好,總是有辦法的。而今日官家這個情緒,別指望他能好好說話了,大家也都別說話了。
別說話之間,那邊酈瓊已經整頓好岳臺大營周邊秩序,而趙玖也坐到了岳臺上預留好的御座上,卻又喚來曲端、劉锜、李世輔、張中孚、張中彥等御營騎軍將領,然后面無表情緩緩相對:
“委屈諸位了,朕只給了你們區區大半年的時間,寥寥數百萬貫的錢帛,你們居然能給朕招來八千多騎……委實了不起。”
曲端在下面張了張嘴,只能趕緊俯首請罪……而其余御營騎軍諸將,一瞬間卻只覺這官家說話宛如曲都統一般好聽,唯獨曲端說話雖然好聽,如今卻不敢輕易囚禁同僚乃至上官了,而趙官家說話好聽,說不得卻是要掉腦袋的,然后也各自俯首,不敢抬頭相對。
沒錯,今日真正引發趙官家怒氣的,或者說引發了趙玖今日最大一股怒氣的緣故,也是群臣愿意對趙官家稍作忍讓的緣故,同時也還是曲端沒有在剛剛文武之爭中陰陽怪氣的緣故,正在此處……一萬五千定額的御營騎軍,組建了大半年,結果卻只有八千入賬,沒有大規模戰馬騎兵,這北伐怎么伐?
用驢子嗎?!
“官家,委實不是臣無能,關西的騎兵,臣能搜刮的已經搜刮盡了。”無論如何,被問到頭上,其余人能‘別說話’和‘低下頭’,曲大卻是躲不過去的,所以他張了半日嘴,最后也只能硬著頭皮相對。“臣……”
“搜刮盡了,就只有八千多?朕記得御營騎軍一萬五的定額你當日提交的札子里親筆許下的吧?而且當時還嫌少?”趙玖打斷對方,冷冷相對。“曲都統,一萬五的定額給朕弄來八千……你可知道,便是張伯英最荒唐的時候,都不敢給朕吃這種空額?”
且說,岳臺的臺子從戰國魏時就開始有了,大宋立都汴梁以后,此地便成為宋太祖檢閱部隊、豢養騎軍、習練騎射的所在,算是理論上皇家第一將臺,其規制自不必多言。然而,從趙官家回到這個臺子以后,氣氛便一直不大好,而隨著趙官家話說的越來越刻薄,此時更是鴉雀無聲的狀況多些,便是道德楷模萬俟卨,都不敢此時貿然來救這個自家盟友的。
“問你話呢?”半晌,倒是趙玖自己先無奈嘆了口氣。“是你當日擅自夸了海口欺君,還是今日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