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軍情
貴族們只要別串聯到一起,對皇權就構不成什么威脅。
最近一件大事就是關于貴族們對于科舉的態度的,軍情司探查了兩三年,得出的結果比較樂觀,貴族們抵觸情緒漸消,就是還不太愿意放家中杰出的那些后輩們進入各處書院讀書。
想要打破貴族們秉持的精英教育思想,朝廷這里還得加把勁。
家族教育出來的人才,自然而然便會將家族的榮辱放在首位,和書院出來的人是不太一樣的。
書院中教導學生首先就是忠君愛國,以天下興衰為己任,這才是正統,貴族精英的那一套會在某些時候極大的損害國家利益,同時他們對皇權也便有失敬畏之心。
而這個任務對于軍情司來說,相當于做的是一次大型民調,其中面臨的困難也可想而知,而且最終得出的結論也并不很準確。
最為直接的一個成果是揪出了幾場科舉弊桉……
張亮忙的頭大,幾次想要辭掉掌管軍情司的職位,看來這廝是有點畏難了,張亮這人向來聰明,估計是覺得這么下去的話,自己下場可能會比較凄慘,所以有了退位讓賢之意。
畢竟是從龍之臣,還是皇帝潛邸之中做過幾年司馬參軍,情分上不同于旁人,以他的功勞在兵部侍郎位置上足以享受榮華富貴了,何必弄的自己里外不是人呢?
只是皇帝的一句話就讓他清醒了過來,“卿當年說過,欲為朕手中利刃,如今卻想入鞘藏鋒,是想讓朕把卿束之高閣嗎?”
思想有些動搖的張亮一下就老實了,他這樣的人若被掛在墻上當了裝飾品,下場可想而知。
張亮這種從河南戰亂中走出來的機靈鬼,李破拿捏他們并不費力,因為他們大多都是成幫結伙的行事,等他們脫離了團伙,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的時候,骨頭就都脆了。
他們不像那些貴族,有家族在身后支撐,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你想對付他們都要想一想后果。
舉個例子就能得到很好的認知,比如說另外一個時空當中的王世充,他和獨孤機同侍楊侗的時候,獨孤機密謀歸唐,事泄之后為王世充所殺。
等到王世充被押解到關西,獨孤機的兒子獨孤修德就趁機殺了王世充為父親報仇。
你瞧瞧貴族們的行事,所以他們戰敗,除非落到農民軍手里,不然的話殺了他們的人,日后就要防備他們的報復。
張亮這些人死了的話就沒那么多的后遺癥,如果有人嚷嚷著要給他們報仇的話,那多數是另有所圖。
河南賊都很怕死,不用跟他們講什么理想啊,抱負啊之類的東西,他們最怕的就是成為無用之人,因為在河南戰亂的時節,沒用的人就意味著死亡,不會有第二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