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南下
因為他們在很多年以前就實現了半耕半牧的生產方式,在社會結構以及統治層面也要比更加古老的蘇毗和香雄人先進一些。
尤其是從奴隸制向封建王朝制轉變的過程當中,他們走在了前面,這保證了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只是從他們的種種作為來看,他們還沒有徹底從奴隸制社會中脫離出來,這需要中原文明的幫助。
如今大唐就是為此而來……
把所有人都變成奴隸,也就不會再有其他區分了不是嗎?
…………
匹播城,吐蕃舊都。
朗日輪贊建立吐蕃之后,為了更好的控制山南各部,于是選擇邏些城為吐蕃王城,而匹播城,則作為了雅隆河以南的政治經濟中心。
天剛正午,匹播寺的鐘聲響起,匹播城的人們都停了下來,向匹播寺方向拜倒,以表達自己的虔誠之意。
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每天這個時候,匹播寺的僧人都會召集僧眾講經傳法。
這和中原的寺廟可不一樣,匹播寺的僧人奉行的是雍仲本教教義,沒中原僧人那么多規矩,娶妻生子,甚至是殺人斷道,佛祖一概不理,只求一個虔誠。
只要你信了我,佛祖或是神靈就會降下恩惠予你……所以才能在吐蕃大行其道,并得到貴族的歡迎。
而他們所謂的講經傳法,并不一定是傳播雍仲本教的教義,有很多時候,僧人們會教授文學,天文,政治,商賈,農牧等等學問。
你可以把這里的寺廟看做是后來的貴族學院,里面充斥著貴族子弟,和同時期的大唐相比,更像是國子監之類的機構。
這是雅隆人強盛起來的根源所在,因為他們的統治者足夠開明,不像香雄的那些寺廟,只為了傳播佛法,敬奉神明。
匹播城不大,城墻低矮,這并不是一個軍事要塞,雅隆王族也不會以匹播城來保護自己,這顯然和長安相仿,是文明的一個符號。
棄宗弄贊之所以放棄邏些城回到匹播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里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