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變革
“這也沒什么好說的,當年大隋皇帝親自率兵幾次去征討高句麗,都是無功而返,大唐謹慎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這些事也不由咱們來做主,只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看在新羅如此恭順,又傾力相助的份上,能在將來給新羅許下一塊肥美之地便好。
那樣一來,咱們也就能跟歷代先王和臣下們有個交代了。”
金勝曼深有同感的點著頭,不過她沒有姐姐那么多擔憂,想著在長安的所見所聞,以及太極殿中大唐皇帝的笑臉,她的心比誰都安穩。
新羅小國無法跟大唐相比,為其藩屬是最好的結果。
你看現在百濟和倭國的下場就明白,新羅萬萬不能步其后塵
不想在新羅將來的命運上糾纏,于是她果斷的岔開了話題,“不說這些了,明年姐姐要去大唐覲見大唐皇帝。
我和眾人正在商量可供說項之處,阿姐想不想聽一聽?他們的提議很有意思呢。”
金德曼看妹妹臉色有些古怪,卻也不在意的道:“他們想按照唐制劃分郡縣,改動官制,禮儀,還有朝服式樣等等,干脆把唐典拿來用也就是了,哪有什么有趣之處?”
大唐的觸手已經扎實的伸展到了東海之上,別看時間還短,可在新羅已經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因為幾次派遣人去大唐朝見,得到了大唐君臣很好的回應,一些人也就此開了眼界,于是新羅的貴族階層的心思漸漸活泛了起來。
近一百來年,他們受到高句麗影響比較深,無論是官制還是社會架構,甚至是語言文字上,都有著高句麗的影子。
其實就是中原文明間接的傳播到了新羅,加上本土化的問題,弄的新羅這邊有些似是而非的,無法跟大唐產生很好的對接。
新羅人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新羅朝中產生了全面效仿大唐的風潮,這對于新羅而言,其實是一場非常大的變革。
而任何變革都不缺少反對的聲音,只是大唐在半島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反對者為了家族性命著想,也就漸漸沒了聲息。
新羅朝中的共識形成的非常快速。
不論是金德曼姐妹,還是幾位伊餐,伊尺,波珍,都認為大唐的大軍不會長久的駐扎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