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談論
這樣的人晉陽也有,比如說褚亮,褚遂良父子。
朝代更迭,他們是最需要擔心的一些人,褚亮父子干脆的離京出走,不能走的人則在長安書院建成之后托庇于其中,蟄伏以圖再仕。
而各處書院陸續設立,則給了他們一個難得的機會。
……………………
說了許多,偏題已遠,王琦甚至還吟了一首皇帝作的詩,其他兩人自然是大加贊賞,馬屁拍的極其響亮,算是稍稍給皇帝揚了揚大名。
其實對于這些官場中人來說,皇帝作的詩詞好不好都無所謂,即便是來上一句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他們照舊甘之如飴,就是拍馬屁的時候得費些心思而已。
現在就省事的多,皇帝作的詩確實是好,那拍起馬屁來就輕松的多了,王慶還把皇帝私訪長安書院的詩又拽出來好一頓點贊,以做迎合。
實際上,凡是有所作為的官員們都不會認為皇帝詩才了得是一件好事,皇帝的職責就明晃晃的擺在那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擴展疆土,令外邦來朝才是帝王事業。
若是你弄的天下沸騰,官民怨聲載道,外敵年年入寇,你詩才再好,又能頂什么用呢?還不是得落個身死國滅,萬人唾罵的下場?
所以說,這只能是錦上添花之事,朝臣高官們心里有數,即便是李破自己,其實也有譜著呢,不然這么多年下來,也不至于就抄那么幾首出來傳于眾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