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官考
戶部阻攔未果,戶部尚書蘇亶索性舉薦戶部侍郎竇誕任職司農卿,李破允之,并任李襲志為司農少卿,算是從戶部撕下了老大一塊職能出來。
……………………
此時關于官員核考的事情也已塵埃落定,等到秋收之后便可施行,由吏部和禮部共同主持,先從京官開始,反正冬天里閑著也是閑著。
這明顯是施行科舉制度的前奏,也可以說是一次科舉的試水之舉,開始的還是有些倉促,弄的京中官場中人比較驚慌,屢屢傳出泄露考題,人情往來之類謠言。
李破不管這些,不論其中利弊如何,他都要稍稍遏制一下憑借裙帶關系占據各處官位的現象。
在考核期間,設置監官,把國子和長安書院的教授們都拉出來,參與到官考試題的制定以及監察舞弊當中來。
另外就是啟動各部監察機構,以及御史臺,大理寺等職權部門,對想要在其中挖門盜洞的官員進行嚴查,一旦查實,立即交大理寺論處。
今年還只是在京中試行,等到明后兩年便會擴展到天下郡縣。
那些沒有學識,對自己所處職位沒有一點認知,只靠才能或者人情得官的人都將被踢出大唐公務員之列,同時也有為科舉官騰出地方的意思在里面。
明面上的意思則是,要摒除自晉末戰亂以來,朝中以及地方官吏良莠不齊,肆意安插私人的官場風氣。
當然了,為照顧大家的情緒,也為了不占用官員們太多的精力,試題都趨于簡單,比如說戶部的官員們,起碼你得四則運算過關吧?你得會查寫賬目吧?
工部的官員給你張簡單的圖紙你得能找出哪里出錯了吧?禮部的官員你得知道起碼的朝服搭配吧?
如此種種,其實體現的就是李破關于熟于事者掌其職的思想,而科舉制度一旦頒布,差不多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