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蕭禹頓住,其實有一句話他沒說,那就是朝臣們的千言萬語,說不定也頂不上阿姐的一句話,只要阿姐在皇帝面前表露出不喜宇文士及為人的意思,也許宇文士及第二天就出京公干去了。 實在不行的話,與突厥會盟之事還在你來我往的商討階段,把宇文三郎弄去漠北跟突厥可汗去說話也是一條路子。 其實辦法很多,可想動門下侍郎這樣的備選宰相卻是真不容易,若是簡單的話,蕭禹也不會動不了劉政會和岑文本。 像這些走到一定位置的人,最重要的還是看皇帝的意思,臣下們相互攻訐,制造口實把柄,皇帝從中挑挑揀揀,看誰最不像話,便可拿來做法。 這才是朝堂政爭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