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書院(二)
這顯然是個偶然事件,但以當時之局面,沒有李崇義,也必有劉崇義來興風作浪,大廈將傾之下,紛亂乃是必然的結果。
李崇義為劉弘基所殺,消息不久便傳回了錦官城,不說李孝恭如何,益州刺史黃君漢等聞訊,盡都大驚,紛紛勸郡王整軍備戰。
在這種亂紛紛的時節,消息傳的比平時快了數倍,很快便到了綿州刺史,右領軍將軍竇誕的耳朵里。
如今竇駙馬的注意力都在劍門,劍門關前大軍壓境,守住了就還能喘息一陣,守不住的話他這綿州頃刻之間也便要易主了。
竇誕這些年可是長進不少了,隨軍征薛舉立下了些戰功,隨軍入蜀后,先為梁州都督,只因他對李孝恭的策略說了些酸話,又跟著劉弘基,柴紹等人圖謀大權,為李孝恭所不喜。
終于以竇誕與漢中花頭蠻作戰不力為由,將其調回蜀中行臺做了個刑部侍郎,后來還是京師有人幫著竇誕說話,才又轉任綿州刺史。
綿州位于劍門側后,與劍門唇齒相依,劍門一旦有了戰事,綿州就要供應糧草,派遣援軍等予劍門,還要防備敵人從陰平小道溜過來偷襲,算是劍門守備的延伸。
自西京陷落的消息傳到蜀中,竇誕心情之沮喪那就不用說了,他的家眷都在長安,這下算是把尾巴交到那個卑鄙小人的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