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第455章 詔書
而這封詔書……卻讓他不得不尋敵軍決戰,最好是能圍殲敵軍于晉陽以北,這對于十余萬唐軍而言,擔子無形中就重了起來。
因為唐軍失去了選擇的機會,一旦有決戰之機出現,唐軍必須向前……
這對于唐軍統帥李神通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他不能讓敵軍縮回晉陽,這顯然需要更多的謀劃。
唐軍進至介休,介休已為一座空城,本應該高興的李神通此時心卻涼了半截。
大軍乘勢而來,首戰便奪下雀鼠谷要害,再次進兵,重奪介休,大軍士氣正盛,而敵軍畏首畏尾,正應了李神通的猜測,那李破已為唐軍氣勢所攝,有了退守之心。
這當然是好事,因為敵軍空有騎兵之利,心虛膽怯之下,對唐軍威脅最大的并代騎軍正在失去應有的威力。
李神通沒有率領過大隊騎兵作戰,可他知道,騎兵沖陣應該很可怕,而更為可怕的是,騎兵仗著來去如風,往來騷擾偷襲,那會讓大軍無所適從。
而隨著唐軍進軍的步伐,騎兵施展手段的余地將漸漸受到壓制,到了一定的地步,如果兩軍接戰,只需要面對騎兵的正面沖陣就可以了。
可現在,面對著介休空城,李神通面沉似水,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敵軍沒有任何決戰之意,如果李定安率軍回了晉陽,十余萬唐軍將進退不能,李神通之前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落到這樣一個尷尬的地步。
只要李破那小兒率軍平安回去晉陽,那就算是不戰而勝了?咱家怎么就沒有這樣的運氣?
實際上,只是一封詔書,幾乎就已經完全改變了前方大軍統帥的作戰意圖。
李神通扼守險要,徐徐進兵,能與敵決戰更好,不能也絕不給敵軍以可乘之機的戰略,在這個時候終于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坐于曾經的介休總管府中,李神通發下將令,令各部于介休周圍安下營寨,隨后,便再次招來眾將議事。
其實議不議的都差不多,首先就要派出時候,再次打探敵軍動靜。
介休不戰而下,也出乎了唐軍將領們的意料之外,雀鼠谷之戰方過,敵軍就放棄了介休這等險要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