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第358章 摧敵(四)
李破索性便駐扎在了這里,讓大軍在此休整一天。
第二天上午時分,后面的步軍終于趕了上來,看著打掃的差不多了的戰場,成群的唐軍降俘,一車一車繳獲的輜重。
尉遲兄弟和薛萬徹等人都羨慕的眼睛快要發藍了,在耀武揚威的代州騎軍面前,他這些步兵將領顯得很是多余。
戰功沒他們的份兒,卻還要辛苦的跟在騎兵后面,給他們擦屁股。
尤其是此戰過后,也許不久李破就要率兵北上云中,步軍就更不可能跟去了,草原上,永遠都是騎兵的天下,步軍到了那里,就不是多余,而是累贅了。
可也沒辦法,誰都知道步軍的重要性,然而到了如今,代州行軍總管李破將騎兵用的出神入化,總能找到機會在野戰當中,用類似于突襲的方式擊潰敵手。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步軍確實難有發揮的余地。
實際上,尉遲兄弟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琢磨著,讓步軍騎上戰馬,仿效大業十一年的時候,李破將步軍當騎兵來用的手段,造就出一支行軍速度很快,不太依靠后勤補給,關鍵時刻卻能下馬作戰的騎步兩用型步軍出來了。
那樣的話,起碼他們能跟上大軍作戰的節奏嘛。
可那必定是輕型步兵,面臨的將是戰斗力不足的嚴重問題。
而對于軍隊的改造,李破在恒安鎮軍時做了一些,可一連串的戰爭,讓他無暇對麾下大軍的構成進行仔細琢磨。
而且,那需要做出方方面面的努力才成。、
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恒安鎮軍,還在依照慣性前行,其中很多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比如新兵的增多,讓戰力下降的很快,大軍協同作戰,往往指揮不靈,只靠將領隨機應變。
各地兵馬數量一直不很確切,缺乏有力而又嚴密的征兵制度,讓各部的補充都顯得過于隨意,軍中士卒漸漸有些良莠不齊,派系爭斗在進一步加劇等等。
這顯然是當世所有軍隊所面臨的局面,連年的戰爭,讓天下群雄都無法仔細的梳理內部,代州這里其實也不例外。
只不過現在代州軍用一場場的勝利,掩蓋了這些問題,若是長此以往,李密等人的沒落其實就是代州軍的榜樣。
當然,在這個時候,李破是不會想到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