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拋去立場問題,那些在皇室都投降后仍然守著城的士兵,代表了高句麗這個民族的最后一絲不屈。 在皇帝都簽了投降書的情況下,他若是什么都不做沒什么,但要是幫助大離裕王爺去勸說那幾座城中的守軍投降,不論是為了什么,不論高句麗以后的走向如何,歷史他必然會成為高句麗的罪人。 只是,真的要因為他的一點名聲,就要讓那么多守軍為此喪命嗎? 身為一名純粹的武修,樸公以前雖然是高句麗的皇室中人,但讀過大離許多的圣賢之書后,卻做不到如真正的皇室中人一般冷漠。 那些守軍,也是原先高句麗的子民。 這個國家已經沒救了,相比起自己的一點名聲,樸公更愿意讓更多的子民活下來。 這也算是他身為高句麗原先的皇室中人,能夠為這些過去的子民能做的最后一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