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閣的猜測
但是皇帝的意愿也不能完全不考慮。
說到底,最后拍板繼承太子之位的人選還是要皇帝親自來,更不說用當今皇帝本就是強勢。
李正甫看了一眼不說話的眾閣員,心中嘆息一聲。
剛才問出那個問題只是他突然有感而發,并不指望有人能夠回答他一聲。
他也是從那個位置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自然對他們的心理活動一清二楚。能坐到內閣內的人沒有一個是蠢笨的,不可能犯這種低級的錯誤。
而即使是李正甫自己,也只會在這內閣之中說出這等有議論皇帝之嫌的話來,雖然這里并不都是他這一派系的人,但畢竟身份地位和資歷擺在那里。
而一旦離開內閣,這些話他就不會再在外人面前提起。
時刻維護皇帝的威嚴,也是一名官員應有的義務。
想到這個,李正甫面上不動聲色,但心中卻再次嘆息了一聲。
若不是因為裕王在離開京城之前大鬧了戶部一次,他的得意門生楊友旭現在應當已經進入了內閣,到時候再培養幾年,等楊友旭有能力獨當一面之后,就可以讓他接自己的班。
如此,他就可以安心退休安享晚年了。
但是現在,就因為兩年前的那件事,導致楊友旭只能被外放出去,到現在都沒有找到讓他能夠回京的合適時機。
李正甫在官場沉浮一生,樹立政敵無數,若是在退休之后沒有一位在朝堂上影響了夠高的心腹,那么在卸下權利之后必然會迎來最激烈的反撲。
他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沒有活夠,并不想凄慘地度過晚年。
而再培養一個合適的人選卻并非那么容易。
因此,如果說朝堂之上誰對裕王最為不滿,那便是這位內閣閣老李正甫了。
楊友旭回京入內閣或者培養出另一位接班人,以他的身體情況,也不知道能否堅持到那個時候。
因此,他也是百官中最不贊同裕王成為太子之人。